游客
题文

近代中国社会是—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列对这一社会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形式上独立自主,实际上被帝国主义国家间接统治
B.政治上是半殖民地,经济上是半封建
C.中国完全受制于西方列强
D.既有封建主义,又发展资本主义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两伊战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新中国成立前夕,国民经济全面崩溃。但仅过三年时间,工农业生产就超过历史最高水平。这一历史现象出现的根本前提是()

A.新中国的成立 B.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C.“一五”计划的执行 D.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

俄罗斯前总统普京在回答“您怎样看待苏联解体”时,引用俄罗斯家喻户晓的一句话说:“谁不为苏联解体而惋惜,谁就没有良心;谁想恢复过去的苏联,谁就没有头脑。”大多数俄罗斯人不想恢复“过去的苏联”,主要原因是苏联()

A.片面发展重工业
B.忽视民主与法制
C.体制僵化,缺乏活力
D.与美国争夺经济霸权,造成经济困难

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这里“跨进了新时代”的主要含义是()

A.改变了农业水平落后的局面
B.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C.改革在理论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D.促进了苏联重工业的发展

1987年接任美联储主席的格林斯潘,在沿用前任主席沃尔克坚决反通货膨胀做法的同时,更加强调采取“预防性”的措施,在通货膨胀还没有明显苗头的情况下就实行紧缩政策,将通货膨胀消灭在萌芽状态,从而保持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格林斯潘采取的政策是()

A.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加强
B.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C.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D.介于自由放任和国家干预之间

下列关于二战后发达国家福利制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
B.福利资金由个人、企业和国家三方面共同承担
C.福利制度缓和了社会矛盾,扩大了社会消费
D.社会福利主要是针对对少数贫困者的救济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