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2年前后,梁启超率先主张 “今日欲救中国,无他术焉,亦先建设一民族主义之国家而已。” “民族主义者,世界最光明正大公平之主义也。不使他族侵我之自由,我亦毋侵他族之自由。”以下说法最符合材料的意思是
| A.中国近代民族国家观念开始形成 |
| B.维新派认识到革命共和才是救中国的正确出路 |
| C.维新派认识到君主立宪制的道路不能救中国 |
D.梁启超开始接受 民族主义“排满”的口号 |
据《近代天津城市史》记载:“1902年清政府接管天津后,建立中国最早的警察队伍,建立市政工程局,修建公共厕所、垃圾站。打击银钱投机,建立官银号、银元局,鼓励开办近代工商企业。”上述现象最能说明
| A.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控制 | B.晚清城市经济功能得到加强 |
| C.洋务运动深入发展 | D.城市管理体制趋向近代化 |
威廉·布莱克斯通(1723-1780年)在其《英国法释义》中阐述当时英国立法系统时说:“国王是议会的一部分,所以也是他适当享有立法权的理由。宪法赋予国王‘否决’权力而非‘决定’权……君主毫无权力胡作非为,而只是‘防止’胡作非为。当既定法律提出时,君主不得自始就擅作变动,但可以同意或反对两院提出和赞同的变动。”下列与此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作者主张严格限制王权 | B.英王和议会关系“均衡” |
| C.国王可以批准议会法案 | D.当时英王已“统而不治 |
从苏格拉底到柏拉图,再到亚里士多德,古代希腊的哲学思想在西方哲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下列对他们的共同点说法正确的是
| A.从自然现象探寻世界本原 | B.力图理性地认识人和世界 |
| C.理念世界才是真实永恒的 | D.重视人的作用而忽视道德 |
“吾国当西汉时,学术之中心,在于学校。魏晋以后,则学校有名无实,教育之权,遂全移于私家之手。”这一现象反映出
| A.儒学至尊的地位被取代 | B.私学兴起与思想界的繁荣 |
| C.专制集权制度遭到削弱 | D.造纸术改进推动文化传播 |
法国文学史学家弥尔·法盖说:“……是明确地冷静地观察人间的事件,再明确地冷静地将它描写出来的艺术主张。……要从几千几万的现实事件中,选择出最有意义的事件,再将这些事件整理起来,使之产生强烈的印象。”属于这种文学流派是
| A.《西风颂》 | B.《巴黎圣母院》 |
| C.《玩偶之家》 | D.《老人与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