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整理与化学有关的知识,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常见物质的鉴别 |
B 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 |
|
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搅拌 纯碱和小苏打--滴加白醋观察有无气泡放出 |
点燃可燃性气体--先验纯后点燃 稀释浓硫酸--先放浓硫酸后放水 |
|
C 化学反应和能量 |
D 化学中常见的"三" |
|
光合作用--光能转变为化学能 干电池--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
构成物质三种粒子--分子、原子、离子 陶瓷、玻璃、橡胶三类物质--都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
下列对关于溶质类属和溶液的名称正确的是()
A.混合物、碘酒 | B.单质、液态氢气 |
C.化合物、生理盐水 | D.氧化物、白酒 |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物质 |
X |
Y |
Z |
W |
反应前的质量(g) |
2 |
1 |
16 |
16 |
反应后的质量(g) |
19 |
m |
2 |
13 |
A.物质Y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若X与Z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为17︰28,则反应中X与Z的计量数之比为1︰2
C.参加反应的Z与W的质量比为14︰3
D.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化合反应
下图所示的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水的电解 |
B.加热一定量KMnO4固体 |
C.向一定量的H2O2溶液中加入MnO2固体 |
D.将一定质量的硫酸铜溶液倒入盛有铁钉的烧杯中 |
用“”和“
”代表两种不同的单质分子,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
B.该反应有2种生成物 |
C.每个生成物分子由3个原子构成 |
D.参加反应的“![]() ![]() |
下列实验目的对应的实验方法正确的是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法 |
|
A |
比较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 |
分别将铜丝和银丝放入稀盐酸中,观察现象 |
B |
除去CO2中的少量 CO |
点燃混合气体 |
C |
鉴别二氧化碳、氧气和空气 |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观察现象 |
D |
比较空气和呼出气体中CO2的含量 |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观察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