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豌豆是遗传学研究的理想材料,表l表示豌豆相关性状的基因所在的染色体,表2中的豌豆品系②~⑤除所给隐性性状外,其余相关基因型均为显性纯合,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要想通过观察花色进行基因分离定律的实验,可选的亲本组合是             (填品系号);若要进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验,选择品系①和⑤作亲本是否可行?   ,为什么?
(2)要探究控制子叶颜色与子叶味道的基因是否位于同一染色体上,某生物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骏,请分析并完成实验:
第一年,以品系③为母本,品系④为父本杂交,收获的Fi种子的性状表现为( )

A.黄种皮、绿色非甜子叶 B.黄种皮、黄色非甜子叶
C.绿种皮、绿色甜子叶 D.绿种皮、绿色非甜子叶

第二年,种植F1种子,                                               
实验结果及相应结论:
                                            ,则控制子叶颜色和味道的基因不位于同一染色体上。
                                          ,则控制子叶颜色和味道的基因位于同一染色体上。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请分析回答下列有关植物生理问题:
Ⅰ、某兴趣小组实验测定A植物、B植物和C植物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作用强度,结果如下表。

植物品种
光补偿点
(千勒克斯)
光饱和时光照强度(千勒克斯)
光饱和时植物光合作用CO2的消耗量(mgCO2/100cm2﹒h)
黑暗条件下植物呼吸作用CO2的释放量(mgCO2/100cm2﹒h)
A
3
4
30
15
B
1
3
11
5.5
C
3
11
35
20

(1)如果本实验中定义“植物的光合速率 = 该植物在一定的条件下每100 cm2的叶面积上每小时吸收CO2的量”;则光照强度为3千勒克斯时,A、B植物的光合速率分别为mgCO2/100cm2﹒h;对于C 植物,如果在光照强度为11千勒克斯时,白天正常光照10小时,其余时间黑暗。则C植物能否正常生长?并说明理由:
(2)当光照强度达到11千勒克斯时,对于C植物如要进一步提高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可采取的措施有
(3)同样控制光照强度为4千勒克司10小时,其余时间黑暗。则一天中A植物积累的葡萄糖比B植物(mg/100cm2叶·天。(以“+”表示增加,“—”表示减少,保留2位小数)
Ⅱ、CAM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不同于C3植物和C4植物,其吸收的CO2首先会借助PEP羧化酶形成草酰乙酸,然后在苹果酸脱氢酶(NADPH)作用下还原成苹果酸进入液泡暂时储存;在适宜的条件下,苹果酸从液泡中转运出来脱羧,释放的CO2被五碳化合物吸收从而进入卡尔文循环。图(一)表示CAM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图(二)表示典型CAM植物一天中CO2固定速率、气孔导度、苹果酸和聚糖(如淀粉)的含量变化以及代谢过程。

(4)据图(一)可知,[A]表示的细胞结构是;生理过程[④]发生的细胞场所是
(5)图(一)中C3途径所表示的生理过程是
(6)根据图(二)可知,CAM 植物吸收CO2的时间主要是。 (白天/晚上)
(7)CAM植物体内淀粉的合成途径是
(8)CAM植物这种特殊的光合作用过程的意义是

请分析回答有关蛋白质合成问题:
蛋白质分选是蛋白质依靠自身信号序列,从起始合成部位定向转运到其功能发挥部位的过程。下图甲示意人体某种分泌蛋白的分选途径,图乙示意人体某种线粒体蛋白的分选途径。

(1)[A]标注的细胞结构是;[C]标注的细胞结构是;[D]标注的细胞结构是
(2)[B]结构的功能是;参与[⑦]过程的酶是
(3)在过程[③]和[④]中,运输分泌蛋白的结构是;人体体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的结构(细胞器)是
(4)与图乙所示蛋白质分选途径相比,图甲中信号序列定向功能发挥与翻译的时间顺序特点是
(5)尽管都有信号序列的存在,但是图甲和图乙中的蛋白质分选方向却不同。其主要原因是
(6)由图可知,蛋白质分选的物质基础包括信号序列和,这也是细胞内或细胞间进行的分子基础。
(7)如果某分泌蛋白由3条多肽链共300个氨基酸组成,则控制该分泌蛋白的基因完成一次表达过程至少生成个水分子。

回答下列有关生物工程的问题。(10)
Ⅰ、生物工程是改造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的主要手段。生物工程的四个主要领域并不是各自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它们之间的关系示意如下图:

(1)人类最早运用的生物工程技术是。图中编号①指的是。请列出图中编号②工程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的两个应用实例
(2)筛选抗癌药物经常要运用技术。单克隆抗体的生产过程利用了生物工程中的
技术。
Ⅱ、生物工程中的核心技术是基因工程。下图是利用基因工程方法生产人生长激素的示意图。根据下图回答问题(限制酶PstⅠ、EcoRⅠ和HindⅢ切割形成的末端均不相同):

(3)过程②必需的酶是__________________酶,过程④必需的酶是_________________酶。
(4)为了使目的基因和质粒B定向连接并且有利于受体细胞的筛选,酶1是___________。
(5)如果用限制酶PstⅠ、EcoRⅠ和HindⅢ同时对重组质粒C进行切割,假设同时只有任意两个位点被切断且每次机会相等,则形成含有完整四环素抗性基因的DNA片段的概率是____________。
(6)作为受体的大肠杆菌细胞内,应不含__________________基因,以利于筛选出含重组载体的受体菌。

分析有关人体代谢及其调节的资料,回答问题。

说明:图乙中①为甲图中的物质d;P为RNA 聚合酶;PB为图甲中d物质的运输蛋白
(1)图甲中1~5为神经细胞,神经细胞间存在突触结构(如右图),关于突触下列描述正确的是。(多选)

A.神经兴奋从A细胞向B细胞传导
B.神经兴奋从B细胞向A细胞传导
C.神经兴奋从B细胞向C细胞传导
D.神经兴奋从C细胞向B细胞传导

E.C的物质通过通道a进入d中引起动作电位
F.d中的物质能与结构b结合从而影响结构a对Na+离子的通过
(2)图甲是人体遇到寒冷环境的调节过程。其中物质a是
(3)在体温调节中与物质d有协同关系的激素是。该激素还可以参与内环境中
(至少两点)等的调节。
(4)人的体温调节中,维持体温恒定的热量主要于(填生理作用),该生理作用产生的能量还用于的合成。
(5)由乙图可知,d物质的受体在___________,其直接调节的是_________过程,最终产生的生物效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有关遗传病的资料,回答问题。
Ⅰ下图表示乙醇进入人体内的代谢途径,若人体内缺乏酶1,喝酒脸色基本不变但易醉,称为“白脸人”;缺乏酶2,喝酒后乙醛积累刺激血管引起脸红,称为“红脸人”;若上述两种酶都有,则乙醇能彻底氧化分解,就基本不会喝醉。

(1)图示的乙醇代谢途径,符合1941年科学家对粗糙脉胞菌的研究中提出的学说,也说明基因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控制性状。
(2)据图分析,“白脸人”的基因型有______种;红脸人的基因型有,一对喝酒“红脸”夫妇所生的三个子女中,两个儿子表现为一个喝酒“不醉”和一个喝酒“白脸”,则他们女儿也是喝酒“不醉”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
Ⅱ.右图是部分同学采用遗传系谱分析的方法记录了某家族成员的遗传性状出现的情况。(甲病,设显性基因为A;乙病,设显性基因为B。)

(3)甲病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_染色体上,属_________性遗传病。
(4)Ⅱ-3、Ⅱ-8两者都不含乙病致病基因。若Ⅲ-10与一正常男子婚配,子女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为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