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三图分别表示两种生物种群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数量变化。那么甲、乙、丙三图表示的关系依次是
A.共生、竞争、捕食 | B.共生、捕食、竞争 |
C.竞争、共生、捕食 | D.捕食、竞争、共生 |
某科技活动小组将基因型为AaBb 水稻植株的花粉按下图所示的程序进行实验,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在花粉形成过程中发生了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
B.花粉通过组织培养形成的植株A为单倍体,其特点之一是高度不育 |
C.秋水仙素的作用是抑制纺缍体的形成,使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加倍 |
D.植株B均为纯种,植株B群体中不发生性状分离 |
下列有关生物实验的各项叙述中,正确的是
A.鉴定蛋白质时,将双缩脲试剂A、B液混匀,然后加入组织样液中。
B.萨克斯在半叶法实验中先将叶片摘下置于暗处,消耗掉叶片中的营养物质
C.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需用二苯胺对材料进行染色
D.在种群密度的调查中,用样方法调查双子叶杂草的种群密度
关于下面概念图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A.碘离子通过①所示的过程才能进入甲状腺细胞 |
B.图中只有①所示的过程需要消耗ATP |
C.①和②所示的过程都需要载体 |
D.果脯腌制时蔗糖进入细胞与过程①和②有关 |
图为不同化学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示意图,以下说法不合理的是
A.若图中①为某种化合物的基本单位,则①可能是氨基酸 |
B.若②大量积累于皮下和内脏器官周围,则②是脂肪 |
C.若③为某种生物大分子,则其彻底水解的产物有4种 |
D.若④主要在人体肝脏和肌肉内合成,则④最可能是糖原 |
人体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下列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有几项:
①细胞内液、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共同构成了机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
②神经调节的基本活动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神经元,兴奋一般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至另一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
③激素是通过体液的传输,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的信息分子
④血糖的平衡调节是通过体液调节完成的
⑤恒温动物维持体温的恒定,是通过神经调节完成了体内产热量和散热量平衡的过程
⑥吞噬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均有重要作用。
A.5项 | B.4项 ![]() |
C.3项 | D.2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