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一)下图中的图A为某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示意图,图B表示在一个细胞周期(G1、
S、G2组成分裂间期,M为分裂期)中细胞核内DNA含量的变化曲线,图C表示处于一个细胞周
期中各个时期细胞数目的变化,请据图回答:

(1)图A中含有        条染色单体,此细胞在分裂末期不出现细胞板,理由是                 
(2)若图A所示为胚胎干细胞,正处于培养液中,则在正常情况下,与其吸收无机盐离子有关的细胞器主要有                        
(3)图C中的DNA含量为大于2C且小于4C的细胞,处在B图的   期(填图中符号)。
(4)培养过程中若用DNA合成抑制剂处理,图C中DNA含量为    C的细胞数量会增加。
(二)下图为细胞重大生命活动图解,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

(1)图中表示的是      (原核、真核)生物细胞的重大生命活动图示,
(2)细胞识别是细胞信号转导的前提,它是通过        (结构)实现的,细胞识别的物质基础是该结构上有          
(3)A、B、C、D中,染色体结构动态变化主要发生在             过程,基因表达的过程则发生在           过程。
(4)细胞分化过程中,由于某些因素的作用,有可能使                   发生突变,从而使正常细胞转化为癌细胞。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微生物的探究历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变形虫和眼虫都是单细胞生物。下图a→b→c→d表示眼虫被变形虫吞噬和消化的全过程,据图回答:

(1)②是刚形成的溶酶体,起源于①。溶酶体包含消化食物的水解酶。水解酶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
(2)a至d过程中,能体现生物膜具有流动性的有__________(填字母)。
(3)用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对变形虫进行染色后放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看到被染成绿色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
(4)与多细胞生物相比,变形虫不会发生细胞的_____________,因此能独立完成所有的生命活动。变形虫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核,请设计实验加以证明,简述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如下材料:
材料甲:科学家将牛生长激素基因导入小鼠受精卵中,得到了体型巨大的“超级小鼠”;科学家采用农杆菌转化法培育出转基因烟草。
材料乙:T4溶菌酶在温度较高时易失去活性,科学家对编码T4溶菌酶的基因进行改造,使其表达的T4溶菌酶的第3位的异亮氨酸变为半胱氨酸,在该半胱氨酸与第97位的半胱氨酸之间形成了一个二硫键,提高了T4溶菌酶的耐热性。
材料丙:兔甲和兔乙是同一物种的两个雌性个体,科学家将兔甲受精卵发育成的胚胎移植到兔乙的体内,成功产出兔甲的后代,证实了同一物种的胚胎可在不同个体的体内发育。
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甲属于基因工程的范畴。将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小鼠的受精卵中常用法。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常用的工具酶有。在培育转基因植物时,常用农杆菌转化法,使用农杆菌的原因是,农杆菌的作用是
(2)材料乙属于工程范畴。该工程是指以分子生物学相关理论为基础,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对进行改造,或制造一种的技术。在该实例中,引起T4溶菌酶空间结构改变的原因是组成该酶肽链
序列发生了改变。
(3)材料丙属于胚胎工程的范畴。胚胎移植是指将获得的早期胚胎移植到种的、生理状况相同的另一个雌性动物体内,使之继续发育成新个体的技术。在材料丙的实例中,兔甲称为体,兔乙称为体。

普通酵母菌直接利用淀粉的能力很弱,有人将地衣芽胞杆菌的α-淀粉酶基因转入酵母菌中,经筛选得到了可高效利用淀粉的工程酵母菌菌种(过程如图甲所示)。


⑴图甲中,过程①需要的酶有。为达到筛选目的,平板内的固体培养基应以作为唯一碳。②、③过程需要重复几次,目的是
⑵某同学尝试过程③的操作,其中一个平板经培养后的菌落分布如图乙所示。该同学的接种方法是;推测该同学接种时可能的操作失误是
⑶以淀粉为原料,用工程酵母菌和普通酵母菌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密闭发酵,接种菌的发酵罐需要先排气,其原因是

将玉米的PEPC酶基因导入水稻后,测得光照强度对转基因水稻和原种水稻的气孔导度及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注:气孔导度越大,气孔开放程度越高)

⑴水稻叶肉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捕获光能的色素中含量最多的是
⑵CO2通过气孔进入叶肉细胞后,首先与结合而被固定,固定产物的还原需要光反应提供
⑶光照强度低于8×102μmol·m-2·s-1时,影响转基因水稻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为10~14×102μmol·m-2·s-1时,原种水稻的气孔导度下降但光合速率基本不变,可能的原因是
⑷分析图中信息,PEPC酶所起的作用是;转基因水稻更适宜栽种在的环境中。

右图为研究渗透作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漏斗内溶液(S1)和漏斗外溶液(S2)为两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漏斗内外起始液面一致。渗透平衡时液面差为△h,此时S1和S2浓度的大小关系为
(2)图中半透膜模拟的是成熟植物细胞中的,两者在物质透过功能上的差异是
(3)为进一步探究两种膜的特性,某兴趣小组做了以下实验。
实验材料:紫色洋葱。
实验器具:如图所示的渗透装置(不含溶液),光学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刀片,吸水纸,擦镜纸,滴管,记号笔等。
实验试剂:蒸馏水,0.3g/mL的蔗糖溶液和与其等渗的KNO3溶液,部分实验步骤和结果如下:
①选两套渗透装置,标上代号X和Y。在两个烧杯里均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分别在装置X和Y的漏斗内加入适量的蔗糖溶液和KNO3溶液,均调节漏斗内外液面高度一致。渗透平衡时出现液面差的装置有(填代号)
②选两片洁净的载玻片,,在载玻片中央分别滴加,制作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临时装片并分别观察装片中细胞的初始状态。
③观察临时装片中浸润在所提供的蔗糖溶液和KNO3溶液中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发生的变化,两者都能出现的现象是
(4)上述实验中最能体现两种膜功能差异的实验现象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