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研究小组从当地一湖泊的某一深度取得一桶水样,分装于六对黑白瓶中,剩余的水样测得期初溶解氧的含量为10 mg/L,白瓶为透明玻璃瓶,黑瓶为黑布罩住的玻璃瓶。将它们分别置于六种不同的光照条件下,24小时后,实测获得六对黑白瓶中溶解氧的含量,记录数据见表格。
光照强度(klx) |
0(黑暗) |
a |
b |
c |
d |
e |
白瓶溶氧量mg/L |
3 |
10 |
16 |
24 |
30 |
30 |
黑瓶溶氧量mg/L |
3 |
3 |
3 |
3 |
3 |
3 |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当水层光照强度为c时,白瓶中植物产生的氧气域为21mg/L·24 h
B.光照强度至少为b时,该水层产氧量才能维持生物正常生活耗氧量所需
C.当光照强度为d时,再增加光照强度,瓶中溶解氧的含量也不会增加
D.若将a光照下的白瓶移至d光照下,则瓶中植物细胞内的C3和C5的含量变化分别为减少、增多
能够说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的实验是
A.用荧光标记的人、鼠细胞的融合实验 B.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
C.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 D.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实验
下列关于几类生物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A.细菌和蓝藻在结构上具有统一性,具体体现在它们都有细胞壁、细胞膜、核糖体及相同的遗传物质等 |
B.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就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
C.颤藻与发菜的共同点是都能进行光合作用,但颤藻含光和色素,而发菜细胞中含叶绿体 |
D.一个动物细胞的不同细胞形态和功能有其多样性,本质上是由于不同细胞的遗传物质是不同的 |
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抗体分泌过程中,囊泡膜经融合成为细胞膜的一部分 |
B.在主动运输过程中,需要载体蛋白协助和ATP提供能量 |
C.在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外流导致细胞内渗透压升 |
D.在静息状态下,神经细胞不再进行葡萄糖的跨膜运输 |
根据以下实验结果回答问题:①K+和Na+均不能通过磷脂双分子层的人工膜
②缬氨霉素是一种脂溶性抗生素。③在人工膜上加入少量缬氨霉素后K+可以透过人工膜
④在人工膜上加入少量缬氨霉素Na+后不可以透过人工膜。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缬氨霉素的作用类似于载体蛋白 | B.缬氨霉素与K+的作用具有特异性 |
C.本实验目的是研究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 D.K+透过人工膜的方式属于主动运输 |
根据以下实验结果回答问题:①K+和Na+均不能通过磷脂双分子层的人工膜
②缬氨霉素是一种脂溶性抗生素。③在人工膜上加入少量缬氨霉素后K+可以透过人工膜
④在人工膜上加入少量缬氨霉素Na+后不可以透过人工膜。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缬氨霉素的作用类似于载体蛋白 | B.缬氨霉素与K+的作用具有特异性 |
C.本实验目的是研究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 D.K+透过人工膜的方式属于主动运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