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绿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内,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余的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实验以植物对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温度(℃) |
5 |
10 |
15 |
20 |
25 |
30 |
35 |
光照下吸收CO2(mg/h) |
1.00 |
1.75 |
2.50 |
3.25 |
3.75 |
3.50 |
3.00 |
黑暗中释放CO2(mg/h) |
0.50 |
0.75 |
1.00 |
1.50 |
2.25 |
3.00 |
3.50 |
①昼夜不停地给予光照,在35℃条件下该植物能生长
②昼夜不停地给予光照,该植物生长的最适宜温度是25℃
③在30℃条件下与在35℃条件下相比,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的速率不同
④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温度均为在5℃条件下该植物不能生长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生物分子间的特异性结合的性质广泛用于生命科学研究。以下实例为体外处理“蛋白质-DNA复合体”获得DNA片段信息的过程图。分析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过程①酶作用的部位是磷酸二酯键,此过程只发生在非结合区DNA |
B.①、②两过程利用了酶的专一特性 |
C.若将得到的DNA片段用于构建重组质粒,需要过程③的测序结果与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识别序列进行对比,以确定选用何种酶 |
D.如果复合体中的蛋白质为RNA聚合酶,则其识别、结合的DNA序列为基因的起始密码子 |
为了构建重组质粒pZHZ2,可利用限制酶E、F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pZHZ1,后用相应的酶连接。据图回答,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基因工程的核心就是构建重组DNA分子 |
B.质粒pZHZ2上存在RNA聚合酶结合的位点 |
C.重组质粒pZHZ2只能被限制酶G、H切开 |
D.质粒pZHZ1、pZHZ2复制时一定会用到DNA聚合酶 |
如图是某转基因抗虫水稻培育流程图,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毒蛋白基因的获得需要限制酶 |
B.①过程所依据的理论基础之一是DNA分子结构的相似性 |
C.该基因工程的原理是让毒蛋白基因在宿主细胞中稳定存在 |
D.④过程依据细胞的全能性原理 |
下图表示人体对刺激的反应,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刺激一定来自外界环境的变化 |
B.①②③和①④⑤分别表示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
C.内环境中血糖和PH调节均与⑥⑤途径有关 |
D.剧烈运动时,①②③、①④⑤和⑥⑤途径共同发挥作用维持内环境稳定 |
用不同浓度的某种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进行插条生根的研究,其实验结果如下图。其中1、2、3和4分别是培养环境中生长素类似物浓度为a、b、c和零的生根数量。下列a、b、c的比较正确的是()
A.a大于b、b大于c | B.a小于b,b小于c |
C.a与b均小于c | D.b与c均小于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