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豌豆的花色有紫花和白花两种,受两对基因控制。两个纯合白花品种杂交,F1开紫花;F1自交,F2的性状分离比为紫花:白花=9:7。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两个白花亲本的基因型为CCPP与ccpp | B.F1测交结果紫花与白花的比例为1:1 |
C.F2紫花中纯合子的比例为1/16 | D.F2中白![]() |
有关图中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含有两条肽链 |
B.共有126个肽键 |
C.R基中共含17个氨基 |
D.形成该蛋白质时共失水125分子 |
有关病毒的起源,目前最能被接受的是:生物大分子→细胞→病毒。下列观点能支持病毒的起源是在细胞产生之后的是
A.所有病毒都是寄生的,病毒离开细胞不能进行新陈代谢 |
B.有些病毒的核酸与哺乳动物细胞DNA某些片段的碱基序列十分相似 |
C.病毒的化学组成简单,只有核酸和蛋白质两类分子 |
D.病毒是目前发现的最简单的生物 |
“筛选”是很多生物试验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下列各项中不需要经过“筛选”的是
A.基因工程育种中导入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 |
B.单倍体育种中接种到培养基上进行离体培养的F1的花药(花粉) |
C.多倍体育种中经过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的幼苗 |
D.制备单克隆抗体时经过诱导融合的杂交细胞 |
下图表示在不同处理时间内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对黑麦根尖细胞畸变率的影响。细胞畸变率(%)=×100%。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秋水仙素的浓度越高,黑麦根尖细胞畸变率越高 |
B.黑麦根尖细胞畸变率与秋水仙素的作用时间呈正相关 |
C.浓度为0.05%和0.25%的秋水仙素均有致畸作用 |
D.秋水仙素引起细胞畸变的时间为细胞分裂的间期 |
右图表示一个生物群落中甲、乙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随着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乙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的时间分别为t3和t5 |
B.t2-t3时间段内甲种群出生率小于死亡率,乙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
C.t1-t2时间段内甲、乙种群都呈“S”型增长 |
D.t4时,甲的种群密度最小,乙的种群密度最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