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为某种真菌线粒体中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完成过程①需要____等物质从细胞质进入细胞核。
(2)从图中分析,核糖体的分布场所有__ 。
(3)己知溴化乙啶、氯霉素分别抑制图中过程③、④,将该真菌分别接种到含溴化乙啶、氯霉素的培养基上培养,发现线粒体中RNA聚合酶均保持很高活性。由此可推测该RNA聚合酶由 中的基因指导合成。
(4)用α—鹅膏蕈碱处理细胞后发现,细胞质基质中RNA含量显著减少,那么推测α—鹅膏蕈碱抑制的过程是 (填序号),线粒体功能____(填“会”或“不会”)受到影响。
(5)下图表示原核细胞中转录,翻译示意图,据图判断与上述真菌核DNA的转录和翻译过程有什么不同?
观察下图,请回答问题:
(1)组成图A显微镜中的光学系统的结构是____________(用标号表示)。用此显微镜观察图B所示细胞,不必染色可观察到细胞器[ ] ___________和[ ] ___________;若用健那绿染液染色,则可以观察到细胞器[ ] ___________。
(2)某学生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时发现被观察的材料边缘为浅蓝色,中间为白色,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设计进行下列实验。
实验材料和用具:100mL量筒、50W、100W、200W和400W的台灯、冷开水、NaHCO3黑藻等。
实验步骤:
①准备4套如图所示装置,编号为l一4。在瓶中各加入约500mL0.0lg,mLNaHC03溶液后用冷开水充满。
②取4等份长势相同的黑藻分别放人l一4号装置。
③将4套装置放入暗室中,然后分别用50W、100W、200W和400W的台灯等距离地照射1—4号装置,观察气泡的产生情况。
④30min后停止光照,测量光合作用释放的O2体积(mL)。
以上实验重复三次,实验结果见上表。分析并回答有关问题:
(1)该实验中的自变量是。列出实验中的两个 控制变量(无关变量):。
(2)根据装置图,上表中的实验数据是如何读出的? 。
(3)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在坐标图里绘制柱形图。
(4)上表中测得的氧气量并非光合作用实际产生的氧气量,其原因是。
(5)对表中数据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
(6)若想确定黑藻生长的最适光照强度,请在本实验的基础上写出进一步探究的实验思路:
下表是某同学在做几个实验时所列举的实验材料和实验条件等相关内容,请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1)A~E组实验中需要使用显微镜的是。
(2)A组实验所用的试剂甲是,观察到颜色是。B组实验观察的细胞结构乙是。在D组实验中,实验因变量丙是。
(3)在c组实验中若使用0.3g,mL KNO3溶液,则实验现象是。
(4)E组为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实验中装片制作的流程为。如果将常温下培养洋葱的装置移到冰箱的低温室(4 c)内再培养一段时间,然后用根尖制成装片并观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
紫菜莉的花色受核遗传物质控制;基因型为RR,rr的紫茉莉分别开红花与白花,而基因R、r同时存在时开粉红色花。紫茉莉枝条的颜色是由细胞质中质体颜色决定的:绿色枝条叶肉细胞中含有叶绿体:白色枝条的叶肉细胞中只含白色体;花斑枝条有的细胞只含叶绿体,有的只含白色体,有的既含有叶绿体又含白色体。从绿色枝条白花紫茉莉的绿叶上取一些叶肉细胞,再从花斑枝条红花紫荣莉的白色枝条上取一些叶肉细胞,去掉细胞壁后,用诱导剂让其融合。再经过组织培养形成紫菜莉幼苗。
(1)紫茉莉枝条的颜色的遗传不同于花色的两个显著特点是:
(2)细胞融合过程中,去掉细胞壁常用的方法是法。诱导植物细胞融合最常用的诱导剂是。与细胞壁再生直接相关的细胞器是。
(3)两两融合后,可出现种融合细胞,若用融合细胞进行组织培养,理论上讲发育成的后代的枝条颜色分别是,控制花色的基因型依次是
生产实验表明,在~定范围内,提高CO2浓度,能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图甲是对两种农作物实验的结果,请据图分析并完成下列问题:(1x:勒克斯,光照强度的单位。A、B、C、D、E为曲线上的点,a、m、n为坐标上的点,CO。浓度的单位是:ppm)
(1)根据图中I、II、Ⅳ三条曲线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2)图中AB段和CD段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限制因子分别是。
(3)在南方初夏的晴天,水分供应充足等自然情况下,该植物光合作用速率达到一天中最高值后不再升高,限制的主要外界因素是,若在大田中种植,改善该因素的有效措施有(写出一项)。
(4)图乙为植物叶片结构示意图。图甲中曲线ⅡI代表的植物叶片结构相当于图乙中的
(填“a”或“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