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英国曼彻斯特的工厂主曾浪漫地想着:“如果每个中国人的衬衣下摆长一英寸,我们的工厂得忙上数十年!”然而鸦片战争10年后一个叫米契尔的英国人在中国看到的却是这样的情形:“在收获完毕后,农家所有的人手不分老少,都一起去梳棉、纺纱和织布。这个国家9/10的人都穿这种手织的衣料,其质地各不相同,从最粗的粗棉布到最细的本色布都有。生产者所用的成本简直只有原料的价值。”上述材料不能反映

A.英国商人想用经济手段打开中国大门
B.传统的小农经济对工业品的顽强抵抗
C.英国商人很难通过正常的贸易打开中国的市场
D.英国由此展开了罪恶的鸦片贸易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苏联解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维新派与保守派比的不是谁更‘新’,而是谁更‘旧’。只有更旧的学问,才能在理论上吻合‘孔子’的思路。”下列符合这一论断的是

A.《海国图志》 B.《新学伪经考》
C.《变法通议》 D.《天演论》

李鸿章认为:“吾中国之政教文物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所不及者,唯枪耳,炮耳,铁路耳,机器耳。吾但学此,而洋务之能事毕矣。”李鸿章这一观点体现的指导思想是

A.师夷长制以制夷 B.师夷长制以自强
C.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D.实业救国

欧阳修的《盘车图》说:“古画画意不画形,梅诗咏物无隐情。忘形得意知者寡,不若见诗如见画。”该诗描绘的绘画及其风格是

A.山水画,重视写实 B.花鸟画,浓墨重彩
C.文人画,重视写意 D.人物画,形神俱备

2010年春晚歌曲《龙文》描绘了一种传统艺术:“一弹戏牡丹,一挥万重山;一横长城长,一竖字铿锵;一画蝶成双,一撇鹊桥上;一勾游江南,一点茉莉香”。这种艺术形式是

A.绘画艺术 B.戏剧表演
C.篆刻艺术 D.书法艺术

公元1500年左右,欧洲出版了大约4万册图书,极大地激发了民众的求知欲。此种情形直接得益于

A.活字印刷术在欧洲的传播
B.新教翻译出版圣经的需求
C.人文学者传播古典文明的需要
D.大学发展对图书需求量的增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