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初,英国兴起抵制教会的“新大学运动”,出现了以自由、民主精神办学的伦敦大学等一大批高等院校。剑桥、牛津大学也进行改革,取消必须信奉加尔文教的宗教宣誓,并增设许多自然科学课程。进入20世纪,甚至教会大学
也大量增加了面向现实的世俗课程。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巩固 | B.近代科技和工业化的扩展 |
| C.教育世俗化的不断发展 | D.宗教改革运动的深入发展 |
当代史学家对封建国家权力运行的规律作出如下总结:皇帝从资历较浅、地位不高的心腹近侍或仆从中选拔一些人来承担政务,逐渐演变成正式的辅助机构,当这些辅助机构和官员的权利较重时,皇帝又从更新宠的近侍或仆从中另选一些人来承担政务,有意架空原有的辅助机构,剥夺其实权……皇帝的权利更加强。这种权利的不断转移与分散,是封建国家权力运行的基本规律。能够印证上述观点的史实有
①西周分封制②西汉“中朝”的建立③明朝的内阁制④清初建立军机处
|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汉书·刘辅传》中提到“中朝,内朝也。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由此可见,中朝
| A.创立于西汉 | B.长官亦为宰相 | C.由皇帝亲信近臣构成 | D.参与政事的决策 |
《朱子语类》云:“唐事,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省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若有未当,则门下缴驳,……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对此理解有误的是:
| A.体现三省分权制 | B.完善中央监察机制 |
| C.减少行政决策失误 | D.分散相权加强皇权 |
加强对官吏的检察是实现吏治清明的重要措施。秦汉具有监察职能的官职和机构是
①御史大夫②刺史③丞相④军机处
| A.①②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中国古代先后产生了多种选官制度,下列最能体现西汉时期主流选官制度的是
| A.“在每州设置大中正,郡县设小中正,中正官以在中央任官的本地人充任。郡县中正官评定本地人的等第,作为政府用人授官的准则。” |
| B.“为了摧毁门阀,拔擢人才,故特准士人自行报名,参加策试,及第者得任官职。” |
| C.“令天下郡国每年举孝子、廉吏各一人;孝廉之举,遂成定制。” |
| D.“题目囿于四书五经,文章须依八股形式,造成士人只读闱墨制义的风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