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8)甲、乙两图分别是某种动物某一器官中细胞分裂图像,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甲中与图乙中DE段一致的细胞有________。
(2)此动物为____________性动物,判断的依据是图甲中__________,该动物能同时出现上述细胞的器官是__________。
(3)若图乙表示减数分裂示意图,则DE段的时期含有__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__________条染色体。
(4)图甲中属于初级精母细胞的是__________;图甲中属于有丝分裂的是__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1分)瘦素是一种蛋白质类激素,可作用于下丘脑,调节人的食欲。其作用机理如下图所示。X、Y、Z代表信号分子,请据图分析回答:

(1)瘦素合成后,以____的方式分泌出细胞,通过_____运输至下丘脑,并与靶细胞上的____结合。
(2)人体内脂肪含量偏高时,瘦素释放量增加,引起神经元A兴奋,神经元B受抑制,此时神经元A膜外的电位为_____,信号分子x与y的比值增加,从而使饱中枢兴奋,食欲降低;同时使信号分子z的释放_____,饥中枢兴奋性降低,降低人的食欲。大多数肥胖者血液中瘦素水平没有降低,推测其体内神经元B缺少______,从而使食欲失去控制。
(3)当人体大量进食后,胰岛素的分泌量______,促进细胞吸收葡萄糖并将其转变为脂肪。据此判断,当瘦素对胰岛素的分泌具有_____作用时,才可维持体内脂肪含量的稳定。
(4)饮水不足时会使下丘脑分泌的_____激素增加,同时使兴奋传到____,使人主动饮水。
(5)某些肥胖患者由于自身抗体攻击神经元A的瘦素受体,这种病在免疫学上称为________

(11分)下图1为某植物叶肉细胞中的两结构及物质转移示意图,表2为生理状况相同的幼苗在黑暗或3klx光照,不同温度条件下O2或CO2的变化速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1结构甲中嵴的作用是_____。a代表的物质是_____,b能否_____(填能或不能)代表葡萄糖。
(2)根据表2推测,图1结构乙中酶的最适温度为_____。
(3)在3klx光照、30℃条件下幼苗叶肉细胞中物质b的去向是____。
(4)幼苗生长发育成熟后,开花结果。若摘除此时的花或果实,叶片光合速率随之降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欲探究光照强度、温度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实验设计中共同的对照组是______。

果蝇是遗传学研究的经典实验材料。
(1)某科研小组用X射线辐射野生型果蝇,诱变当代未出现新性状。将诱变当代相互交配,诱变1代也未出现新性状,但随机交配后的诱变2代出现了突变新性状残翅和多毛(如下图所示)。已知控制翅型的基因用A-a表示,控制毛量的基因用B-b表示,且这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

①翅型和毛量两对相对性状中,隐性性状为
②为筛选出纯合正常翅多毛的果蝇品种,研究人员将诱变2代中正常翅多毛个体与基因型为纯合个体杂交,选出后代表现型为的亲本即可。
③将未处理的野生型果蝇与诱变2代中的隐性纯合果蝇交配,再让F1(表现型均为野生型)与隐性纯合果蝇测交,预期F1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研究人员用X射线辐射野生型果蝇后,重复上述实验,F1表现型仍均为野生型,F1与隐性纯合果蝇测交,发现有一个F1果蝇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为1正常翅正常毛:1残翅多毛。那么,这一例外F1果蝇携带了哪种染色体变异?。在上图圆圈中已用竖线(∣)表示了相关染色体,并用点(﹒)表示基因位置,左图已画出正常F1果蝇体细胞中基因的分布,请在右图中画出例外F1果蝇体细胞中基因的分布。

(2)现有一个带有氨苄青霉素和四环素抗性基因的质粒,在四环素抗性基因内有一个该质粒唯一的EcoRI酶切点(如下左图),欲用EcoRI位点构建一个果蝇基因文库,并导入大肠杆菌菌株DH5中储存。

①可以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大肠杆菌接种到含的培养基中,筛选出已导入质粒的菌落(上右图左培养皿),再用“印章”式接种工具粘印菌株,将菌落“复制”到含的培养基上(上右图右培养皿),发现菌落I不能存活,菌落II能存活,则菌落(填“I”或“II”)是所需的含有重组质粒的菌株。
②操作中发现有些菌落可抗两种抗生素,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其原因可能有

普氏野马是世界上唯一现存的野马,中国是它的故乡。但在上世纪初,野马种群在中国绝迹。偷猎出国的野马,仅德国1890年偷猎的野马中,有三雄七雌共10匹野马成功繁衍。至今,全球圈养的一千多匹普氏野马基本上都是这10匹野马的后代。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中国为实施“野马还乡”计划,先后从多国引进多匹野马,在新疆等地繁育、野化、放归。
(1)目前新疆卡山保护区的普氏野马种群数量已发展到127匹。该准确数据是根据下列何种方法获得的()

A.标志重捕法 B.普查法
C.样方法 D.以上方法均不行

(2)请在右图中,绘制出从1890年的10匹野马,到现在全球一千多匹普氏野马的繁衍过程中,其性别比例(雌/雄)的变化趋势。
(3)当牧草被啃食时,其根/茎叶比值增加,光合作用速率会提高,牧草的防卫反应也会加强,这表明生态系统有功能;与此同时,食草动物也产生了相应的适应性,如普氏野马能形成特殊的酶进行解毒,这表明牧草于食草动物发生了。适当增加保护区内野生动植物种类,可有效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这体现了生态工程中的原理。
(4)普氏野马每天都要吃数十公斤的草料。下图表示其体内胃酸分泌的部分调节途径,请回答:

①幽门黏膜细胞分泌的胃泌素须先扩散到后,再经血液的运输等才能到达作用部位,故①→②的传导速度比③的传导速度。由此可见,胃酸分泌的调节方式为调节。
②若幽门黏膜细胞发生病变,机体可通过特异性免疫中的免疫将其清除。
(5)普氏野马有66条染色体,比家马多2条,但普氏野马可以与家马杂交产生可育的后代,据此可判断,普氏野马与家马(属于/不属于)同一物种。

有人用低温处理不同品种的水稻秧苗,实验中水稻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的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

(1)在叶肉细胞中,CO2产生和固定的场所分别是线粒体基质和
(2)由图中曲线的走势分析,品种更加耐寒。
(3)据图可知低温处理能影响光合作用,究其原因,除了低温能影响叶绿素含量外,低温还能,从而导致光合速率下降。
(4)继续研究水稻品种1的叶片发育过程,记录相关指标变化如下表:

叶片
发育情况
叶面积(最大面积的%)
总叶绿素含量(mg/g.fw)
气孔相对开放度(%)
净光合速率
(μmolCO2/m2.s)
A
新叶展开前
21


-2.9
B
新叶展开中
85
1.1
56
1.7
C
新叶展开完成
100
2.8
80
3.1
D
新叶已成熟
100
11.3
100
5.9

注:“—”表示未测到数据
①B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较低,根据题意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叶绿素含量低,导致光能吸收不足,使光反应产生的较少;由于,导致CO2供应不足,从而使净光合速率较低。
②A叶片的净光合速率为负值,是因为其所致。要测出各组真正的光合速率,每组均需再设置一组实验,处理方法是
(5)水稻种子中,胚(2N)是由一个精子与一个卵细胞受精发育而成,胚乳(3N)则是由一个精子与两个极核受精发育而成。在利用胚乳细胞诱导愈伤组织,培育三倍体过程中,需适时剔除胚,以免胚的存在影响愈伤组织细胞发育为再生苗的过程,还可避免再生苗中混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