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碘与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H2(g)+I 2(g)
2H I(g)ΔH=–26.48kJ·mol-1①
H2(g)+I 2(s)
2H I(g)ΔH=+9.48kJ·mol-1②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254g I 2( g)中通入2gH2(g),反应放热26.48kJ |
B.反应②的反 应物总能量比反应①的反应物总能量低 |
| C.反应①是放热反应,说明该反应在常温下很容易发生 |
| D.1mol固态碘与1mol气态碘所含的能量相差17.00kJ |
“绿色化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指从技术、经济上设计可行的化学反应,使原子充分利用,不产生污染物。若以铜为原料制取硫酸铜或硝酸铜,下列设计你认为符合“绿色化学”思想的反应路线(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是()
| A.制CuSO4:Cu + 2H2SO4(浓) = CuSO4 + SO2↑+ 2H2O |
| B.制CuSO4:2Cu + O2= 2CuO; CuO + H2SO4(稀) = CuSO4 + H2O |
| C.制Cu(NO3)2:Cu + 4HNO3(浓)=Cu(NO3)2 +2NO2↑+ 2H2O |
| D.制Cu(NO3)2:3Cu + 8HNO3(稀)=3Cu(NO3)2 +2NO↑+ 4H2O |
苯乙烯的结构为
,该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和氢气完全加成,加成产物的一溴取代物有()
| A.7种 | B.6种 | C.5种 | D.4种 |
下列有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丁达尔现象可用于区别FeCl3饱和溶液和Fe(OH)3胶体 |
| B.过滤和蒸发操作中均用到玻璃棒,但玻璃棒的作用不相同 |
| C.常温下,可以用铁或铝制容器盛装浓硫酸和浓硝酸 |
| D.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的方法是向该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再加入稀HNO3 |
检验SO2气体中是否含有CO2气体应用的方法是()
| A.通过石灰水 | B.先通过酸性KMnO4溶液再通过石灰水 |
| C.通过品红溶液 | D.先通过小苏打溶液再通过石灰水 |
在一定条件下,对于A2(g)+3B2(g)
2AB3(g)反应来说,下列所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中最大的是()
| A.v(A2)=0.8mol·L-1·s-1 | B.v(A2)=40mol·L-1·min-1 |
| C.v(AB3)=1.0mol·L-1·s-1 | D.v(B2)=1.2mol·L-1·s-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