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 7分)X、Y、Z为三种常见短周期元素,它们位于同一周期,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强碱,Y、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W与Z同主族,且其原子序数相差18。请回答下列问题:
(1)Z的含氧酸中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X2Y与W2在水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图装置(Ⅰ)是一种可充电电池的示意图,装置(Ⅱ)为电解池的示意图。装置(Ⅰ)的离子交换膜只允许X+通过。电池充电、放电的电池反应为:
 
当闭合K时,X及附近溶液变红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A.闭合K时,X+从右到左通过离子交换膜
B.闭合K时,负极反应为3XW-2e=XW3+2X
C.闭合K时,X电极的电极反应为2Cl-2e=Cl2
D.闭合K时,当有0.1mol X+通过离子交换膜,X电极上析出标准状况下气体1.12L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探究电解池作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运用元素周期律研究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I.部分短周期主族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浓度均为0.01mol.L-1)溶液的PH和原子序数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1)元素R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2)元素Y和W形成的Y2W2型化合物中含有化学键的类型为
(3)测定Z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的方法为
II.短周期元素C、O、S能形成多种化合物,如CO2、CS2、COS等
(1)下列能说明碳、硫两种元素非金属性相对强弱的是 (填序号)
A.相同条件下水溶液的PH:Na2CO3 >Na2SO4
B.酸性:H2SO3 >H2CO3
C.CS2中碳元素为+4价,硫元素为-2价
(2)羰基硫(COS)可作为一种熏蒸剂,能防止某些昆虫、线虫的危害,其分子结构和CO2相似
①羰基硫(COS)的电子式为:
②羰基硫(COS)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及利用的过程如下:

已知A是一种正盐,则A的化学式为 ;若气体a为单质,反应 II的离子方程式为

ⅥA族的氧、硫、硒(Se)、碲(Te)等元素在化合物中常表现出多种化合价,含ⅥA族元素的化合物在研究和生产中有许多重要用途。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氧元素能形成繁多的氧化物,请写出一个与CO2等电子的化合物_________________;
(2)把Na2O、SiO2、P2O5三种氧化物按熔沸点由高到低顺序排列_________________;
(3)原子的第一电离能是指气态电中性基态原子失去一个电子转化为气态基态正离子所需要的最低能量,O、S、Se原子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
(4)Se原子基态核外电子的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
(5)SO32-离子中硫原子的杂化方式__________,该离子的立体构型为____________;
(6)某金属元素A的氧化物用作玻璃、瓷器的颜料、脱硫剂.其立方晶体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则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矿物燃料在使用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污染性物质,如SO2和CO2,而H2和NH3都被认为是理想的清洁能源。
(1)某些合金可用于储存氢,金属储氢的原理可表示为:M(s)+xH2═MH2x(s)△H<0(M表示某种合金)如图1表示温度分别为T1、T2时,最大吸氢量与氢气压强的关系.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T1>T2
b.增大氢气压强,加快氢气的吸收速率
c.增大M的量,上述平衡向右移动
d.上述反应可实现多次储存和释放氢气

(2)以熔融碳酸盐为电解质,稀土金属材料为电极组成氢氧燃料电池(如图2装置甲所示),其中负极通入H2,正极通入O2和CO2的混合气体.图2乙装置中a、b为石墨电极,电解一段时间后,b电极附近滴入酚酞溶液变红,NaCl溶液的体积为100mL。
①工作过程中,甲装置中d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乙装置中电极a为_______极(填电极名称)。
②若在a极产生112mL(标准状况)气体,25℃时乙装置中所得溶液pH=__________。(忽略电解前后溶液的体积变化)
(3)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一种空气组成成分的单质.
已知:N2(g)+3H2(g)═2NH3(g)△H=-92.4kJ•mol-1 2H2(g)+O2(g)═2H2O(1)△H=-572KJ•mo1-1试写出氨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4)在一定条件下,将lmolN2和3molH2混台于一个10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N2(g)+3H2(g)2NH3(g)△H<0 已知5分钟后达到平衡,平衡时氨气的体积分数为25%。
①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______________;
②能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________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c、3v正(H2)=2v逆(NH3) d、c(N2): c(H2): c(NH3)=1:3:2
③对于上述平衡状态,改变下列条件能使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向移动的___________
a、选用更高效的催化剂 b、升高温度 c、及时分离出氨气
d、增加H2的浓度 e、充入He,使体系总压强增大

(1)将1.8g碳置于2.24L(标准状况)O2中充分燃烧,至全部反应物耗尽,测得放出热量30.65kJ,已知:C(s)+O2(g)CO2(g)△H=-393.0 kJ·mol—1,请写出CO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2)光气 (COCl2)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用于农药、医药、聚酯类材料的生产,工业上通过Cl2(g)+CO(g)COCl2(g) △H<0制备。右图为某次模拟实验研究过程中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保持温度不变,在第8min 加入体系中的三种物质各1mol,则平衡 移动(填“向正反应方向”、“向逆反应方向”或“不”);
②若将初始投料浓度变为c(Cl2)=0.8mol/L、c(CO)=0.6 mol/L、c(COCl2)= mol/L,保持反应温度不变,则最终达到化学平衡时,Cl2的体积分数与上述第6 min时Cl2的体积分数相同;
③比较第8 min反应温度T(8)与第15 min反应温度T(15)的高低:T(8) T(15)(填“<”、“>”或“=”)。
(3)将燃煤废气中的CO2转化为二甲醚的反应原理为:
2CO2(g) + 6H2(g) CH3OCH3(g) + 3H2O(g)。
①已知一定条件下,该反应中CO2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投料比[n(H2) / n(CO2)]的变化曲线如图: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请在右图中画出平衡时CH3OCH3的体积分数随投料比[n(H2) / n(CO2)]变化的曲线图。

②二甲醚(CH3OCH3)燃料电池可以提升能量利用率,二甲醚酸性介质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
(4)常温下,将a mol/L的醋酸与b mol/L 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充分反应后,溶液中存在2c(Ba2+)=c(CH3COO),则该混合溶液中醋酸的电离常数Ka= (用含和的代数式表示)。

一种含铝、锂、钴的新型电子材料,生产中产生的废料数量可观,废料中的铝以金属铝箔的形式存在;钴以Co2O3·CoO的形式存在,吸附在铝箔的单面或双面;锂混杂于其中。从废料中回收氧化钴(CoO)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1)过程I中采用NaOH溶液溶出废料中的Al,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过程Ⅱ中加入稀H2SO4酸化后,再加入Na2S2O3溶液浸出钴。则浸出钴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产物中只有一种酸根) 。在实验室模拟工业生产时,也可用盐酸浸出钴,但实际工业生产中不用盐酸,请从反应原理分析不用盐酸浸出钴的主要原因
(3)过程Ⅲ得到锂铝渣的主要成分是LiF和Al(OH)3,碳酸钠溶液在产生Al(OH)3时起重要作用,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碳酸钠溶液在过程Ⅲ和Ⅳ中所起作用有所不同,请写出在过程IV中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5)在Na2CO3溶液中存在多种粒子,下列各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A.c(Na+) = 2c(CO32-) B.c(Na+) > c(CO32-) > c(HCO3-)
C.c(OH-) > c(HCO3-) > c(H+) D.c(OH-)-c(H+) = c(HCO3-) + 2c(H2CO3)

(6)CoO溶于盐酸可得粉红色的CoCl2溶液。CoCl2含结晶水数目不同而呈现不同颜色,利用蓝色的无水CoCl2吸水变色这一性质可制成变色水泥和显隐墨水。下图是粉红色的CoCl2·6H2O晶体受热分解时,剩余固体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A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