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验证落叶的腐烂是土壤微生物分解作用的结果”的课题,设计合理的是
A.用灭菌和未灭菌的土壤分别包埋同种等量落叶 |
B.用同样的土壤分别包埋灭菌和未灭菌的同种等量落叶 |
C.用两种不同土壤分别包埋同种等量落叶 |
D.用同样的土壤分别包埋同种等量的落叶和摘下的未败落叶片 |
糖尿病产生原因目前发现的主要有三个方面,原因一:胰岛B细胞被本身产生的抗体攻击而损伤;原因二:胰岛素基因发生突变,产生活性下降的变异胰岛素;原因三:胰岛素的靶细胞受体基因突变,使靶细胞的受体对胰岛素敏感度降低。根据有关原理分析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糖尿病人体内蛋白质和脂肪代谢也会出现异常,如导致血液中尿素浓度升高 |
B.导致糖尿病的原因可能是感染过同胰岛B细胞表面抗原相似的病原微生物 |
C.三种原因的糖尿病,均会导致血浆中胰岛素的含量下降,进而使血糖升高 |
D.糖尿病病人由于尿液中排出大量的糖,所以排尿量大,饮水多,且食量大 |
如图是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的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甲、乙表示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 |
B.三种调节方式中,神经调节占主导地位 |
C.丙、丁可以表示温度和酸碱度 |
D.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不可以变化,否则机体就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 |
下图是关于抗利尿激素调节的曲线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甲图表示食物过咸时,抗利尿激素分泌与细胞外液渗透压变化的关系 |
B.乙图表示饮水过多时,抗利尿激素分泌与细胞外液渗透压变化的关系 |
C.丙图表示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抗利尿激素分泌的变化 |
D.丁图a点时注射的可能是抗利尿激素 |
人类的每一条染色体上都有很多基因,若父母的1号染色体分别如下图所示,不考虑染色体交叉互换,据此推断他们的孩子性状表现是 ( )
基因控制的性状 |
等位基因及其控制性状 |
|
红细胞形态 |
E:椭圆形细胞 |
e:正常细胞 |
Rh血型 |
D:Rh阳性 |
d:Rh阴性 |
能否产生淀粉酶 |
A:能产生淀粉酶 |
a:不能产生淀粉酶 |
A.3/4为椭圆形红细胞 B.1/4为Rh阴性
C.3/8为椭圆形红细胞且能产生淀粉酶 D.3/4能产生淀粉酶
激素作为一种化学信使,能把某种调节的信息由内分泌细胞携带至靶细胞。下图表示影响血糖调节的因素及激素发挥作用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分泌的刺激X最可能是血糖含量升高
②刺激X→①→下丘脑→②→胰岛A细胞是体液调节
③激素可以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
④靶细胞接受激素刺激后,促使肝糖原分解及非糖物质转化为血糖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