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实验小组对甲、乙、丙、丁四种固体样品的性质进行测试,结果如下表:
物质 性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熔点 |
高 |
低 |
高 |
低 |
水溶性 |
溶![]() |
不溶 |
不溶 |
溶 |
高温 |
稳定 |
分解 |
稳定 |
稳定 |
导电性 |
导电 |
不导电 |
不导电 |
导电 |
则这四种固体物质中最可能是有机物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一定温度下,在一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可逆反应2X(g) Y(g)+Z(s),以下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标志的()
A.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变化 |
B.X、Y、Z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1 |
C.单位时间内生成lmolY的同时分解2mol X |
D.X的分解速率与Y的消耗速率相等 |
.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根本原因是()
A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相等 B.正逆反应都还在继续进行
C.正逆反应的速率均为零 D.正逆反应的速率相等
下列措施对增大反应速率明显有效的是()
A.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Al2O3,将铝粉改成铝片 |
B.铁与稀硫酸反应制氢气时,改用质量分数为98.3%的浓硫酸 |
C.锌与稀硫酸反应制氢气时,适当提高溶液的温度 |
D.钠与水反应时增大水的用量 |
将4 mol A气体和2 mol B气体在2L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B(g) 2C(g)若经2s 后测得C的浓度为0.6mol•L-1现有下列几种说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 )
A.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3 mol•L-1•s-1 | B.2s时的压强是起始时的1.1倍 |
C.2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30% | D.2s时物质B的浓度为0.7 mol•L-1 |
在2A+B===3C+4D的反应中,下列用不同物质的变化表示该反应的速率最快的是()
A.vA=0.5mol·L-1·min-1 | B.vB=0.3mol·L-1·min- |
C.vC=0.8mol·L-1·min-1 | D.vD=1mol·L-1·min-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