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研究弹簧的形变与外力的关系的实验中,将弹簧水平放置测出其自然长度,然后竖直悬挂让其自然下垂,在其下端竖直向下施加外力F,实验过程是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进行的、用记录的外力F与弹簧的形变量x作出的F-x图线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N/m、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由于                             
①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探究小车的加速度a与小车所受拉力F及质量m关系的实验,图甲为实验装置简图。他想用钩码的重力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为了减小这种做法带来的实验误差,你认为下列哪两项说法是正确的:        
A、要平衡摩擦力                    B、实验时不需要平衡摩擦力
C、钩码的重力要远小于小车的总重力  D、实验进行时应先释放小车再接通电源
②如图乙所示是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其中A、B、C、D、E是计数点(每打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距离如图,其中L1="3.07cm," L2="12.38cm," L3="27.87cm," L4=49.62cm。则打C点时小车的速度为_      ___m/s;加速度为_      ___m/s2。(计算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科目 物理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A、B两质点分别做匀速圆周运动,若在相同时间内,它们通过的弧长之比
SA:SB=2:3,而转过的角度之比φA:φB=3:2,则它们的线速度之比VA:V B=______;角速度之比ωA:ωB=______。

如图3所示v-t图象,质点在0~30s内的位移大小为m。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用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Hz),“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如图所示。纸带上的A、B、C、D、E、F是计数点(每打五次点取一个计数点)。已知AB=4.20cm,BC="5.60" cm,CD="7.00" cm,DE="8.40" cm,EF="9.80" cm。则在打点计时器打下C点时,小车运动的速度
VC=m/s, 则在打点计时器打下D点时,小车运动的速度VD=m/s,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a=m/s2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初速度为v1,末速度为v2,则这段时间的中间时刻速度为__________,这段位移的中间位置的速度为__________。

打点计时器是利用(填交流或直流)电源进行计时的仪器,若电源频率为50HZ则它们每隔秒打一个点,其中电磁打点计时器所用电压为伏,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所用电压为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