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某一小球以v0 = 10m/s的速度水平抛出,在落地之前经过空中A、B两点,在A点小球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在B点小球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空气阻力忽略不计,g取10m/s2).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
A.小球经过A、B两点间的时间s
B.小球经过A、B两点间的时间s
C.A、B两点间的高度差h = 10m
D.A、B两点间的高度差h = 15m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成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这种转化产生的电子发射到核外,就是![]() ![]() |
B.铀核(![]() ![]() |
C.实验表明,只要照射光的强度足够大,就一定能发生光电效应现象 |
D.按照玻尔理论,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电子的动能减小, |
电势能增大,原子的总能量增加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气体分子单位时间内与单位面积器壁碰撞的次数,仅与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有关 |
B.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的小颗粒的运动,它说明分子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热运动 |
C.当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平衡时,分子势能最小 |
D.如果气体分子总数不变,而气体温度升高,气体的平均动能一定增大,因此压强也必然增大 |
两木块A、B用一轻弹簧连接,静置于水平地面上,如图(a)所示。现用一竖直向上的力F拉动木块A,使木块A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如图(b)所示。从木块A开始运动到木块B将要离开地面的过程中,下述判断正确的是(设弹簧始终于弹性限度内)()
A.弹簧的弹性势能一直减小
B.力F一直增大
C.木块A的动能和重力势能之和一直增大
D.两木块A、B和轻弹簧组成的系统的机械能先增大后减小
如图所示,足够长的U型光滑金属导轨平面与水平面成θ角(0<θ<90°),其中MN与PQ平行且间距为L,导轨平面与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垂直,导轨电阻不计。金属棒ab由静止开始沿导轨下滑,并与两导轨始终保持垂直且良好接触,ab棒接入电路的电阻为R,当流过ab棒某一横截面的电量为q时,棒的速度大小为v,则金属棒ab在这一过程中()
A.运动的平均速度大于![]() |
B.下滑的位移大小为![]() |
C.受到的最大安培力大小为![]() |
D.产生的焦耳热为qBLv |
如图所示,是发射嫦娥三号飞船登月的飞行轨道示意图,嫦娥三号飞船从地球上A处发射,经过地月转移轨道,进入环月圆形轨道,然后在环月圆形轨道上的B点变轨进入环月椭圆轨道,最后由环月椭圆轨道上的C点减速登陆月球,下列有关嫦娥三号飞船说法正确的是()
A.在地面出发点A附近,即刚发射阶段,飞船处于超重状态 |
B.飞船的发射速度应大于11.2km/s |
C.在环绕月球的圆轨道上B处须点火减速才能进入椭圆轨道 |
D.在环月椭圆轨道上B点向C点运动的过程中机械能减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