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关于核酸的叙述中,错误的有( )
①甲流病毒由于无细胞核,所以不含核酸
②乳酸菌内核酸、核苷酸、碱基的种类分别为2、8、5
③核酸彻底水解的产物有核苷酸、含氮碱基、五碳糖、磷酸
④核酸有遗传、变异、催化、调节、供能等作用
| A.③④ | B.①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④ |
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用35S和32P分别标记T2噬菌体时,做法是()
| A.分别用35S和32P的人工培养基培养T2噬菌体 |
| B.分别将35S和32P注入鸡胚,再用T2噬菌体感染鸡胚 |
| C.分别用35S和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分别用上述细菌培养T2噬菌体 |
| D.分别用35S和32P的动物血清培养T2噬菌体 |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得出这一结论的关键是()
| A.用S型活细菌和加热杀死后的R型细菌分别对小白鼠进行注射,并形成对照 |
| B.用杀死的S型细菌与无毒的R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白鼠体内,测定小白鼠体液中抗体的含量 |
| C.从死亡小白鼠体内分离获得了S型细菌 |
| D.将S型细菌的各种因子分离并分别加入到各培养基中,培养R型细菌,观察是否发生变化 |
关于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需对S型细菌中的物质进行提取、分离和鉴定 |
| B.配制培养基的成分应适合噬菌体生长和繁殖 |
| C.转化的有效性与提取的DNA纯度密切相关 |
| D.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 |
下列四种现象中,可以用下图表示的是()
| A.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随细胞体积的变化 |
| B.酶量一定、底物充足时反应速率随温度的变化 |
| C.储藏的水果呼吸作用强度随氧含量的变化 |
| D.有丝分裂后期子染色体间的距离随时间的变化 |
与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相比,只属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是()
| A.间期没有产生新的中心体 | B.末期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 |
| C.后期有着丝点的分裂 | D.分裂末期在细胞的中部不形成细胞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