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哺乳动物受精后不久,受精卵开始进行细胞分裂。经桑椹胚、囊胚、原肠胚和组织器官的分化,最后发育成一个完整的幼体,完成胚胎发育的全过程,下图为该过程中的某一时期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①②③依次为透明带、滋养层、内细胞团 |
B.高等哺乳动物胚胎发育中的细胞分化开始于图示时期,终止于生命结束 |
C.胚胎从①中伸展出来的过程叫做孵化 |
D.进行胚胎分割时,应选择图示时期之后的胚胎进行 |
如图甲、乙表示真核生物遗传信息传递过程中的某两个阶段的示意图,图丙为图乙中部分片段的放大示意图。对此分析合理的是()
A.图甲所示过程主要发生于细胞核内,图乙所示过程主要发生于细胞质内 |
B.图中催化图甲、乙所示两过程的酶1、酶2和酶3是相同的 |
C.图丙中a链为模板链,b链为转录出的子链 |
D.图丙中含有2种单糖、5种碱基、5种核苷酸 |
某基因含有2 000个碱基对,其中腺嘌呤占21%,由此不能得出()
A.该基因中G占29%,C有1160个 |
B.该基因转录形成的RNA分子中U占21% |
C.该基因复制3次需要5 880个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
D.该基因转录的模板链中(A+T)占该链的42% |
关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种tRNA可以携带多种氨基酸 |
B.DNA聚合酶是在细胞核内合成的 |
C.反密码子是位于mRNA上相邻的3个碱基 |
D.线粒体中的DNA能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 |
某二倍体动物的某细胞内含有10条染色体、10个DNA分子,且细胞膜开始缢缩,则该细胞()
A.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 B.正在发生基因自由组合 |
C.将形成配子 | D.正在发生DNA复制 |
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以T2噬菌体为实验材料,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完成了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选用35S和32P分别标记T2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是因为噬菌体仅蛋白质分子中 含有S,P几乎都存在于DNA分子中 |
B.用35S和32P的普通培养基培养T2噬菌体,然后用35S和32P标记的T2噬菌体分别感染末被标记的大肠杆菌 |
C.用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中保温时间不能太短也不能太长,否则上清液的放射性都会较高 |
D.用35S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中沉淀物的放射性较高的原因可能搅拌离心不充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