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虫(原生动物)细胞中含有叶绿体,该事实说明叶绿体可以在某些动物细胞中存活,某学习小组针对眼虫的这一特性,提出一个探究课题: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之间可以实现杂交,并设计如下实验方案。实验原理:根据眼虫的特点,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之间在理论上是可以实现杂交的。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第一项:步骤①所选择的植物材料细胞中,必须有的细胞器是叶绿体
第二项:步骤③过程所用的酶是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第三项:步骤④除了用电激之外,还可以用病毒、聚乙二酵等作诱导融合因素
第四项:如果让动植物杂交种批量培养生产,可以用动物细胞培养技术
A.有一项 | B.有二项 | C.有三项 | D.全正确 |
从某生物组织中提取DNA进行分析,其四种碱基数的比例是鸟嘌呤与胞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数的46%,又知该DNA的一条链(H链)所含的碱基中28%是腺嘌呤,则与H链相对应的另一条链中腺嘌呤占该链全部碱基数的
A.24% | B.26% | C.14% | D.11% |
下述关于双链DNA分子的一些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一条链的G︰T = 1︰2,则互补链的C︰A = 2︰1 |
B.一条链中G为C的2倍,则互补链中G为C的0.5倍 |
C.一条链中A︰T︰G︰C = 1︰2︰3︰4,则互补链中相应的碱基比为2︰1︰4︰3 |
D.一条链中A和T的数量相等,则互补链中A和T的数量也相等 |
下列关于遗传信息传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遗传信息可通过细胞分裂向子细胞中传递 |
B.在同一生物个体中,遗传信息不能传递 |
C.通过有丝分裂和无性生殖,遗传信息也可以向下代传递 |
D.遗传信息可通过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向下代传递 |
将大肠杆菌在含有15N标记的NH4Cl培养液中培养后,再转移到含有14N的普通培养液中培养,8小时后提取DNA进行分析,得出含15N的DNA占总DNA的比例为1/16,则大肠杆菌的分裂周期是
A.2小时 | B.1.6小时 | C.4小时 | D.1小时 |
用15N标记细菌的DNA分子,再将它们放入含14N的培养基中连续繁殖四代,a、b、c为三种DNA分子∶a只含15N,b同时含14N和15N,c只含14N,则下图所示这三种DNA分子的比例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