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3--1所示范围从东到西自然景观的变化,属于
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纬度地带)分异 | B.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经度地带)分异 |
C.垂直地域分异 | D.非地带性地域分异 |
甲、乙图表示范围相当的两个地形区,根据图示居民点和商店分布状况,回答29-30题。下列关于两地区居民点和商店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甲图地区居民点分布密度比乙图地区居民点分布密度大 |
B.甲图地区商店分布密度比乙图地区商店分布密度大 |
C.甲图地区商店分布特点与居民点分布特点不同 |
D.乙图地区商店分布特点与居民点分布特点相似 |
甲图地区商业网点的组织形式主要是:
A.流动服务形式 | B.固定形式 |
C.电视购物形式 | D.网上购物形式 |
从总体上讲,环境问题的本质是:
A.人口问题 | B.资源问题 |
C.发展问题 | D.社会问题 |
读“某地1970年和2006年地理简图”,回答26-27题。到2006年,B地没有形成城市的原因可能是:
①水资源桔竭 ②没有铁路通过 ③内河运输地位下降 ④周边地区资源优势比该地区明显
A.①②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与图中F城兴起的区位条件相似的城市是:
①英国阿伯丁②美国休斯敦③中国东营④中国重庆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分析下列两个地区农业基本情况的比较表,完成23-25题。甲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
A.水稻种植业 | B.混合农业 | C.商品谷物农业 | D.种植园农业 |
有关甲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主要分布在欧洲 | B.投入劳动力较多 |
C.单位面积产量较低 | D.主要分布在山区 |
与乙地区农业相似的地区
A.密西西比河平原 | B.西欧平原 | C.潘帕斯草原 | D.墨累一达令盆地 |
2006年以来,浙江温州制鞋业生产成本明显增加,迁移已成为温州鞋企化解成本压力的灵丹妙药。温州鞋企奥康在我国重庆璧山县投资10亿元,以较低的土地成本开发了中国西部鞋都工业园。当地政府除了制定鼓励投资的优惠政策外,还强化法规管理,提供周到的服务。随后,许多配套厂家和销售商家纷纷跟进,温州长城鞋材、杭州兴华皮革机械、重庆裕华鞋业等12家鞋类企业陆续入驻工业园。分析材料,回答20-22题温州制鞋业发展的早期,影响其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是:
A.丰富廉价的劳动力 | B.广阔的市场 |
C.先进的技术 | D.便利的交通 |
从比较优势看,下列四地中最适宜温州制鞋业迁入的是:
A.甲地 | B.乙地 |
C.丙地 | D.丁地 |
许多鞋企入驻重庆鞋都工业园,带来的好处不是:
A.充分利用基础设施 | B.相互竞争激烈提高成本 |
C.加强交流和协作 | D.增强规模效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