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对中西科技有过如下一翻论述:“像印刷术、大炮、气球和麻醉药这些发明,中国人都比我们早。可是有一个区別,在欧洲,有一种发明,马上就生气勃勃的发展成为一种奇妙有用的东西,而在中国卻依然停滞在胚胎状态,无声无嗅。中国真是一个保存胎儿的酒精瓶。”下列有关这段话的认识比较合理的是
| A.雨果否认中国人的发明创造能力 |
| B.雨果认为中国社会状态对科技发展起到了保护作用 |
| C.雨果认为西方科学技术更加神奇 |
| D.雨果指出中国传统科技没有发展为近代科技的事实 |
下面为美国1970年、1979年就业人口结构表。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 )。
| 1970年 |
1979年 |
|
| 农业人口 |
5% |
3% |
| 制造业人口 |
30% |
13% |
| 服务信息业人口 |
15% |
72% |
A.第三产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蓬勃发展
B.第三产业就业人数超过了第一、第二产业
C.是“新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D.改变了传统的社会产业结构
1981年里根上台时,美国经济已经陷入衰退。里根政府强调,“国家已做好准备,把经济政策更加彻底地向右转”。这里“右转”的意义是 ( )。
| A.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
| B.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
| C.加大社会福利资金的投入 |
| D.增加国有制经济的比重 |
为了克服经济的滞胀状态,美国和英国都对经济政策进行了调整,其调整的手段是 ( )。
| A.强化干预 | B.减少干预 | C.放弃干预 | D.自由竞争 |
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出现一些新的变化,其中受罗斯福“新政”影响的有 ( )。
①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②资本的社会化
③“新经济”出现
④福利制度的逐步建立
| A.①② | B.①③ | C.①④ | D.②③ |
美国的政府采购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1960、1970、1980年分别为18%、23%、28%,并鼓励资本家按照政府的计划进行投资。这表明美国 ( )。
| A.加强了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 |
| B.开始走上计划经济的道路 |
| C.黄金储备减少,美元贬值加剧 |
| D.经济进入“滞胀”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