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对李贽及其思想的评价,正确的是
A.非议孔子,是对传统文化的否定 | B.“离经叛道”,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异端分子 |
C.“敢倡乱道,惑世诬民”是李贽的主张 | D.具有鲜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 |
孔子认为周礼是理想之制度,“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这一思想提出的政治背景是()
A.诸侯不满封号,纷纷改称“王” | B.分封制、宗法制遭到破坏 |
C.铁农具和牛耕出现并逐步推广 | D.王室衰微的迹象开始出现 |
2002年发现的一件西周中期的青铜器“遂公盨”上,铸有以下铭文:“天命禹尃(敷)土,隓(堕)山浚川,乃厘方设征,降民监德,乃自作配享,民成父母,生我王作臣。厥贵唯德,民好明德,忧在天下,用厥邵好,益求懿德,……豳公曰:民唯克用兹德,无悔!”其铭文内容有助于()
①证明大禹存在的可能性②了解西周青铜器的生产水平
③丰富甲骨文的研究资料④研究中国“德治”思想的渊
A.①④ | B.②③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历史的推论离不开对史料的正确解读。下列对材料的解读符合史实的是()
选项 |
史料 |
解读 |
A |
“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 |
天子授民授疆土,诸侯将土地的所有权转交给子孙后代 |
B |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
分封制的目的是将邦国作为保护周王室的屏障 |
C |
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 |
宗法制的具体内容,封国不是完全独立的,必须承担一定的义务 |
D |
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
诸侯必须定时朝觐,进贡、出兵、劳役等 |
雨果在赞扬某位文学家时说:“他的所有作品仅仅形成了一部书,一部有生命的、光亮的、深刻的书,我们在这里看见我们的整个现代文明的走向,……一部既是观察又是想象的书,这里有大量的真实、亲切、家常、琐碎、粗鄙。”以下与这位文学家的写作风格相似的作品是
A.《巴黎圣母院》 | B.《大卫·可波菲尔》 |
C.《等待戈多》 | D.《老人与海》 |
近年来,国际上悄然吹起一股温和之风:“伙伴关系”屡见报端,“冷战”时期那种两极对立、剑拔弩张的气氛正被一种“碰撞中磨合”“竞争中协调”的新型国际关系所取代。这种变化
A.表明国际政治新秩序已经建立 |
B.表明国际关系的内容多样化 |
C.反映出各个主权国家围绕国家利益在适时调整对外政策 |
D.反映了世界经济一体化,各国利益趋同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