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现有一种“十二肽”,分子式为: CHNOSE (Z>12,D>13),已知将它彻底水解后只得到下列5种氨基酸。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十二肽”的合成反应类型称为              ,发生在细胞的_________中(写细胞器)。
(2)丙氨酸和谷氨酸的R基分别是                        
(3)1个该“十二肽”分子水解时需要的水分子数是________个。
(4)将一个该“十二肽”分子彻底水解后有           个赖氨酸和           个天门冬氨酸。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为了探究酵母菌呼吸作用类型,请根据所给的实验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
(1)实验目的:探究酵母菌的呼吸作用类型。
(2)实验原理:酵母菌(从结构上看,酵母菌属于单细胞的生物) 是兼性厌氧菌,能进行有氧呼吸,也能进行无氧呼吸。
(3)实验材料和用具:酵母菌培养液、带橡皮塞的锥形瓶五只、弯曲玻璃管若干、NaOH
溶液、澄清石灰水、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凡士林。(提示:假设酵母菌以葡萄糖作为呼吸底物)
(4)实验方法步骤:

①将实验材料和用具按下图(一)、(二)安装好。
② C 瓶中加入NaOH溶液,图(一)、(二)瓶中分别加入等量酵母菌培养液,图(一)、(二)瓶中分别加入等量澄清石灰水(上述两组装置的温度必须)。
③一段时间后观察溶液浑浊程度变化情况。
(5)结果预测和结论:
若图(一)、(二)中澄清石灰水都变浑浊且图(一)中浑浊程度比图(二)中大,则说明

(6)进一步探究:如果要进一步检测酵母菌细胞呼吸产物中有无酒精,常用试剂是酸性重铬酸钾溶液。若颜色变为,说明有酒精产生。

二倍体玉米(普通玉米)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20,指出下列题设植株中各细胞的染色体数目
(1)二倍体玉米的花粉()
(2)二倍体玉米的胚()
(3)四倍体玉米的茎表皮()
(4)二倍体玉米的胚囊()
(5)二倍体玉米花粉离体培养发育成的植株()
(6)四倍体玉米的花粉()
(7)四倍体玉米的叶子()
(8)八倍体玉米的根尖()
(9)八倍体玉米的花粉()

辨别下面所叙述的几种事实:
①一个乳酸菌;
②培养皿中的乳酸茵菌落;
③培养基被污染后,除乳酸菌外,又滋生了真菌以及大肠杆菌等其他细菌;
④培养皿中的所有成分
回答下列问题:
(1)它们各属于生命系统的哪项结构层次
(2)并将它们从微观到宏观用箭头连起来

苯酚是工业生产排放的有毒污染物质,自然界中存在着降解苯酚的微生物。某工厂产生的废水中含有苯酚,为了降解废水中的苯酚,研究人员从土壤中筛选获得了只能降解利用苯酚的细菌菌株,筛选的主要步骤如图所示,①为土壤样品。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②中培养目的菌株的选择培养基中应加入作为碳源,②中不同浓度碳源的培养基(A.影响;B.不影响)细菌的数量,如果要测定②中活细菌数量,常采用法。
(2)④为对照,微生物在④中不生长,在⑤中生长,④与⑤培养基的主要区别在于;使用法可以在⑥上获得单菌落。采用固体平板培养细菌时为什么进行倒置培养?
(3)如何比较不同菌株降解苯酚能力的大小
(4)实验过程中如何防止其它微生物的污染

图甲表示利用溶液培养法栽培某植物的简图,图乙表示该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用放射性32P标记甲培养液中的KH2PO4,则一段时间后在叶肉细胞中能够检测到放射性的物质有(填选项)。

A.核糖核酸 B.脂肪 C.ATP D.脱氧核糖

(2)正常通气状况下,如果培养液中缺乏Mg2+时,则培养一段时间后发现植物叶片发黄,因为镁是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
(3)在曲线a点,该植物叶肉细胞中能够产生ATP的部位是
(4)正常通气状况下,培养较长时间后,甲装置中含Ca2+量最大的叶是。(填序号)
(5)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乙图曲线表示该植物在25℃时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若将温度提高到的30℃条件下(原光照强度和CO2浓度不变),理论上图中d点的移动方向是(填“上移”、“下移”或“不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