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加入8%盐酸的目的包括
| A.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 |
| B.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
| C.破坏DNA分子,使DNA水解 |
| D.使染色质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 |
将某一经3H充分标记DNA的雄性动物细胞(染色体数为2N)置于不含3H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连续两次细胞分裂。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若进行有丝分裂,则子细胞含3H的染色体数一定为N |
| B.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子细胞含3H的DNA分子数为N/2 |
| C.若子细胞中有的染色体不含3H,则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 |
| D.若子细胞中染色体都含3H,则细胞分裂过程中可能发生基因重组 |
细菌在15N培养基中繁殖数代后,使细菌DNA的含氮碱基皆含有15N,然后再移入14N培养基中培养,抽取其子代的DNA经高速离心分离,下图①~⑤为可能的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第一次分裂的子代DNA应为⑤ |
| B.第二次分裂的子代DNA应为① |
| C.第三次分裂的子代DNA应为③ |
| D.亲代的DNA应为⑤ |
经过对某生物体内的核酸成分的化学分析得知,该生物核酸中,嘌呤占58%,嘧啶占42%,由此可以判断 ( )
| A.此生物体内的核酸一定是DNA |
| B.该生物一定不含DNA而含RNA |
| C.若此生物只含DNA,则一定是单链的 |
| D.若此生物含DNA,则一定是双链的 |
在一个双链DNA分子中,碱基总数为m,腺嘌呤碱基数为n,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脱氧核苷酸数=磷酸数=碱基总数=m
②碱基之间的氢键数为
③一条链中A+T的数量为n
④G的数量为m-n
|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 C.③④ | D.①②③ |
下图为真核生物染色体上DNA分子复制过程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图中DNA分子复制是从多个起点同时开始的 |
| B.图中DNA分子复制是边解旋边双向复制的 |
| C.真核生物DNA分子复制过程需要解旋酶 |
| D.真核生物的这种复制方式提高了复制速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