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黑人后裔奥巴马在美国总统大选中获胜。这一现象可以用18世纪末杰斐逊的话来予以诠释:“有必要吸收人民参加政府的每一个部门,只要他们胜任。这是保证长期并正直地管理国家权力的唯一方法。……对于一切人都同样严格的公平对待。”这一政治现象和政治理念应该基于
①人民主权说 ②三权分立说 ③因信称义论 ④天赋人权说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英国外相巴麦尊说:“(清政府)竟然把能给我们大英帝国带来无限利益的大批的商品,全部给予销毁!”材料中的“商品”是指()
A.纺织品 | B.机器 | C.茶叶 | D.鸦片 |
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初访中国,有些清朝地方官员将其称为“钦差”,乾隆闻此,甚为不满,下谕旨将使臣称为贡使,“以符体制”。乾隆这一做法()
A.有利于实现外交近代化 | B.维护了主权与领土完整 |
C.固守了传统的朝贡体制 | D.表明乾隆开始关注世界 |
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
A.统领军队,处理各种军务 | B.参与决策,负责朝廷事务 |
C.参与政务,但没有决策权 | D.负责行政,安排地方事务 |
据史书记载:明代内阁大学士通过“面对”、“密揭”、“票拟”等形式参与中枢决策,因而阁权在国家权力运作机制中,体现出一定程度的决策权。当这种决策权得到皇权支持和批准后,就可以影响甚至左右政局的发展。这种现象()
A.表明内阁大臣地位很高却无权 | B.说明内阁大学士与皇帝共同决策 |
C.体现阁臣利用专制皇权的效能 | D.反映内阁大臣延续历代宰相职权 |
明朝废丞相设立内阁,清朝设置军机处。这两项史实体现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基本特征是()
A.皇权受到制约 | B.君主专制强化 | C.世袭制度消亡 | D.地方权力削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