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S元素都是生命体的重要组成元素,它们在自然界的平衡已受到较大的破坏。C、N、S元素在地球大气圈、岩石圈、水系、生物圈的循环过程中会产生的物质是( )
①HNO3 ②CO2 ③糖类 ④CH4
A.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下列选用的相关仪器或装置符合实验要求的是
下列化合物的核磁共振氢谱中出现三组峰的是
A.异戊烷 | B.异戊二烯 |
C.邻二甲苯 | D.萘 |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4g聚乙烯中所含原子数为3NA |
B.48g甲硫醇(CH4S)中含有C—H键数目为4NA |
C.标准状况下,11.2L氯仿所含分子数为0.5NA |
D.0.1mol苯乙烯中含有双键的数目为0.4NA |
有人设想合成具有以下结构的烃分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Ⅳ不可能合成得到 |
B.Ⅱ与苯互为同分异构体 |
C.Ⅲ(立方烷)的六氯代物共有3种 |
D.Ⅰ中各键之间夹角为109°28’ |
一定温度时,向2.0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0 mol PCl5,发生反应:PCl5(g)⇌Cl2(g)
+PCl3(g)经一段时间后反应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得的部分数据见下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在前50 s内的平均速率为v(PCl3)="0.0032" moI·L-l·s-l |
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若升高温度,反应重新达到平衡,平衡时c(PCl3)=0.11moI·L-l, 则正反应的△H<0 |
C.相同温度下,若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1.0 molPCl5、0.20mol PCl3和0.20 mol Cl2,则反应达到平衡前v(正)<v(逆) |
D.相同温度下,若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1.0mol PCl3、1.0 mol Cl2,则反应达到平衡时PCl3的转化率为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