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去镁粉中混有的少量铝粉,可选用的试剂是( )
A.盐酸 | B.硝酸 | C.氨水 | D.氢氧化钠溶液 |
反应C(s)+H2O(g)CO(g)+H2(g)在一可变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
A.增加C的量 |
B.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 |
C.保持体积不变,充入H2O(g),使体系的压强增大 |
D.保持压强不变,充入氮气,使容器的体积增大 |
化学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氮肥NH4NO3在重力撞击下可能发生爆炸 |
B.在食品袋中放入盛有硅胶的透气小袋,可防止食物受潮 |
C.二氧化硅可用于制备太阳能电池板,晶体硅可用于制作光导纤维 |
D.装饰材料释放的甲醛会造成污染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通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来区别乙烷和乙炔 |
B.乙烯是石油裂解后的产物 |
C.石油的分馏、煤的干馏是物理变化,石油的裂解和裂化是化学变化 |
D.棉花、蛋白质、淀粉都是高分子化合物,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
下列与化学有关的知识,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常见物质的鉴别 |
B.环境保护 |
羊毛和化纤——点燃后闻气味 磷矿粉和氯化铵——观察颜色 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搅拌 |
白色污染——只对人的视觉感观有影响 温室效应——对大气环境有影响 重金属污染——对人体内蛋白质有影响 |
C.化学与生活 |
D.化学中常见的“三” |
汽油去油污与洗涤剂去油污——原理相同 蛋白质与油脂——组成元素相同 合金与纯金——硬度相同 |
H2、C、 CO2 ——三种具有还原性的物质 分子、原子、离子——三种构成物质的粒子 棉花、羊毛、天然橡胶——三大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
下表所列实验设计及操作,其现象足以说明结论的是
选项 |
操作 |
现象 |
结论 |
A |
向某种化学肥料中加入熟石灰混合、研磨 |
没有氨味 |
该化学肥料一定不是氮肥 |
B |
点燃某种纤维材料 |
无烧焦羽毛的气味 |
该纤维一定是合成纤维 |
C |
向一未知溶液中加入稀盐酸 |
有无色气泡产生 |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 |
D |
向一未知溶液中先滴加足量稀盐酸,再滴加BaC12溶液 |
先无现象,后产生白色沉淀 |
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