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用同位素14C标记的吲哚乙酸来处理一段枝条的一端,然后探测另一端是否含有放射性14C的吲哚乙酸存在。枝条及位置如右图。下列有关处理方法及结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处理甲图中A端,不可能在甲图中B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B.处理乙图中A端,能在乙图中的B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C.处理乙图中的B端,能在乙图中的A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D.处理甲图中的B端,能在甲图中的A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未知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一个随机交配的足够大的种群中,某一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表现型的频率是0.36,则( )

A.显性基因的基因频率大于隐性基因的基因频率
B.该种群繁殖一代后杂合子Aa的频率是0.32
C.若该种群基因库中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说明形成了新物种
D.若该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0.4,A所控制性状的个体在种群中占到40%

如图是利用某植物(基因型为AaBb)产生的花粉进行单倍体育种的示意图,据图判断不正确的是 ()

A.过程②通常使用的试剂是秋水仙素,作用时期为有丝分裂前期
B.通过过程①得到的植株A基因型为aaBB的可能性为1/4
C.过程①属于植物的组织培养,在此过程中必须使用一定量的植物激素
D.与杂交育种相比,该育种方法的优点是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有关基因频率和生物进化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只要发生进化,基因频率就会改变
B.基因频率的改变不一定引起生物的进化
C.生物在进化过程中不一定有基因频率的改变
D.只有在新物种形成时,才发生基因频率的改变

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B.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C.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是生物进化的实质
D.自然选择是环境对生物的选择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生质体的结构是由细胞膜、液泡膜以及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组成
B.用酶解法获得原生质体后,可以用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的实验对其活力进行检查
C.DNA连接酶能将单个核苷酸加到已有的核苷酸片段上形成磷酸二酯键
D.人的胰岛素基因可以插入到奶牛的染色体上,是因为它们的DNA都是有规则的双螺旋结构,而且DNA的基本组成单位相同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