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影响,将会使泥沙的侵蚀动态、输送过程发生变化,进而影响沉积带中泥沙的沉积速率。下图为黄河中游地区气候湿润指标(计算公式:某一时期大水次数×2/(同一时期大水次数+大旱次数))和下游河道沉积速率随时间的变化统计图,读图回答29~30题。19世纪以前,最能反映黄河中游地区植被严重退化的时间段是
A.公元100~300年 | B.公元600~1100年 |
C.公元1100~1300年 | D.公元1300~1800年 |
关于该图气候变化、人类活动与沉积速率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A.气候变化越剧烈,沉积速率的变化也越剧烈 |
B.下游河道沉积速率的波动增加主要是人类活动的后果 |
C.中游地区气候湿润指标在公元1100年后的波动上升是植树造林导致的 |
D.气候变化、人类活动与沉积速率基本呈现负相关 |
我国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A.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差异大 |
B.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
C.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
D.夏季风强弱和进退的迟早不同 |
下列地区中旱涝灾害最为频繁的是( )
A.四川盆地和珠江三角洲 |
B.江南丘陵和长江中下游平原 |
C.黄淮海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 |
D.东北平原和四川盆地 |
有关自然灾害的救援与救助叙述正确的是( )
A.灾前准备、灾中应急、灾后恢复是灾害救助过程中的三个核心环节 |
B.确定救灾物资的储备地点是灾前准备的核心任务 |
C.灾后恢复最主要的目的是尽可能的挽救生命 |
D.灾中应急最重要的工作是要通过建设加强灾区的抗灾能力 |
针对我国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情,开展防灾减灾活动,对我国的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意义重大。下列工程中,属于防灾减灾设施建设的是()
①兴建长江三峡大型水利枢纽
②兴建长江、黄河中上游防护林工程
③修建“西气东输”管道
④在沿海一带修建海防林工程
⑤兴建广东大亚湾和阳江核电站
⑥加固长江、黄河、珠江大堤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⑤ |
C.①②③⑥ | D.①②④⑥ |
2013年6月以来,新疆博州草原气温持续偏高,致使蝗灾危害严重。与往年相比,今年的蝗灾具有密度大、范围广等特点。据此完成下列问题。古代有“旱蝗”的说法,下列情况利于蝗灾暴发的是( )。
A.一直干旱 | B.一直多雨 |
C.前期干旱、后期多雨 | D.前期多雨、后期干旱 |
我国蝗虫重灾区主要在( )。
A.东北平原 | B.长江中下游平原 |
C.黄淮海平原 | D.珠江三角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