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影响,将会使泥沙的侵蚀动态、输送过程发生变化,进而影响沉积带中泥沙的沉积速率。下图为黄河中游地区气候湿润指标(计算公式:某一时期大水次数×2/(同一时期大水次数+大旱次数))和下游河道沉积速率随时间的变化统计图,读图回答29~30题。19世纪以前,最能反映黄河中游地区植被严重退化的时间段是
A.公元100~300年 | B.公元600~1100年 |
C.公元1100~1300年 | D.公元1300~1800年 |
关于该图气候变化、人类活动与沉积速率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A.气候变化越剧烈,沉积速率的变化也越剧烈 |
B.下游河道沉积速率的波动增加主要是人类活动的后果 |
C.中游地区气候湿润指标在公元1100年后的波动上升是植树造林导致的 |
D.气候变化、人类活动与沉积速率基本呈现负相关 |
下图中“XY线为地球自转线速度等值线”,PQ为锋面。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关于PQ半球位置及其锋面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北半球暖锋 | B.北半球冷锋 |
C.南半球暖锋 | D.南半球冷锋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b地区将迎来持续性降水天气 | B.a地受暖气团控制天气晴朗 |
C.b地此时吹西南风 | D.PQ锋面将向南移动 |
下图是我国某河流近30年径流量和气温之间统计关系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该河流最主要的补给是()
A.雨水 | B.冰川融水 |
C.湖泊水 | D.地下水 |
该流域位于()
A.温带季风气候区 | B.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
C.热带沙漠气候区 | D.地中海气候区 |
近年来,武汉、广州、杭州、北京等城市频繁遭遇强暴雨袭击,引发严重内涝。2011年,“到武汉看海”成为了流行词;2012年,北京“7•21”大雨让77位市民失去生命。结合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造成市区内涝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A.排水设施不足导致a环节受阻 |
B.城市化导致b环节增强 |
C.全球变暖导致c环节减弱 |
D.热岛效应导致d环节增强 |
为降低城市内涝的影响,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建立完善城市防洪预警机制 |
B.扩大城市规模,增加道路面积 |
C.合理规划城市排水系统 |
D.城市建设中尽可能保护天然池塘、河道 |
下图为某滨海地区某日某时等压面垂直剖面图(相邻两个等压面气压差相等),回答下列小题。图中()
A.①比②气温高 | B.②比③气温低 |
C.③比④气压低 | D.④比①气压高 |
图中
A.海陆间气压差异的成因与南亚西南季风的成因相同() |
B.③地受来自海洋湿润气流影响形成对流雨 |
C.近地面气流流向为:③→② |
D.等压面分布状况一般出现在夏季的白天 |
中高纬度地区东西走向山脉的南北两侧,由于光照时间长短不同,出现了明显的温度差异,即阳坡温度高于阴坡。读“中纬度某内陆地区等值线图”,回答下列小题。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地所在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位于北半球的阳坡 |
B.甲、乙位于南半球的阳坡 |
C.丙、丁位于北半球的阳坡 |
D.丙、丁位于南半球的阳坡 |
若a为17℃等温线,则乙地气温的数值可能是()
A.9℃ | B.20℃ |
C.13℃ | D.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