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地球上雪线、温度、降水的分布图”回答8~9题。
图中①、②、③分别表示
A.雪线平 均高度、温度、降水 | 
   B.温度、雪线平均高度、降水 | 
| C.雪线平均高度、降水、温度 | D.降水、温度、雪线平均高度 | 
下列关于各地理要素分布特点及其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从副热带到极地南半球雪线几乎都低于北半球 | 
| B.喜马拉雅山、天山的雪线均为南坡高于北坡 | 
| C.降水最多的纬度,多为对流雨 | 
| D.雪线平均高度受气温、降水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 
下列平面一定与太阳光线垂直的是()
| A.晨昏圈所在平面 | B.经线圈所在平面 | 
| C.赤道面 | D.黄道面 | 
读图,回答下列题
南半球昼长夜短的时间是()
| A.B→C→D | B.C→D→A | C.D→A→B | D.A→B→C | 
每年儿童节到中秋节,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是()
| A.先向南再向北 | B.一直向北 | C.一直向南 | D.先向北再向南 | 
同一条经线上,相同的因素是()
| A.地方时 | B.日出时刻 | C.昼夜长短 | D.地转偏向力 | 
一条河流,其上游南岸冲刷厉害,而北岸有沙洲形成,其下游北岸冲刷厉害,南岸入海处形成河口三角洲,则此河的位置、流向与下列图示相吻合的是()
 ①②③④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②③ | 
读“北极俯视图”,图中阴影部分为7月6日,非阴影部分为7月7日,完成题。 
甲地的时间为()
| A.9时 | B.21时 | C.12时 | D.18时 | 
此时,北京时间()
| A.6日20时 | B.7日8时 | C.6日8时 | D.7日20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