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7为京沪高铁线路示意图。图18为天津滨海新区示意图。
材料二耗水量指在输水、用水过程中,通过各种途径消耗掉,而不能回归至地表水体和地下水含水
层的水量。2008年天津全市耗水量1 5.37亿立方米,而天津本地地表供水量仅约5.5亿立方米。
材料三 图19为天津2008年主要河流汛期水质分布图。(Ⅰ类最优,Ⅱ类次之,以此类推)
(1)京沪高铁部分线路采用“高架”方式铺设,其目的是:______。
(2)京沪高铁沿线经过的城市中,经济活动服务范围最广的是:___。沿线城市中,天津两站(高铁站)位于原天津站(普铁站)西北约4.5千米处,其意义是:___。
(3)据图和所学知识,从社会经济的角度分析天津滨海新区发展现代制造业的优势条件:
______。
(4)天津滨海新区发展要克服的不利条件主要有____。
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
材料二 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的分布。
(1)由材料一分析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大致的分布规律。
(2)全球太阳辐射总量的纬度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影响太阳辐射的主要因素。
下面图1为太阳直射点南北回归运动轨迹示意图、图2为地球公转示意图、图3为地球光照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6分)
(1)戊的日期是______________前后,此时在图2中的位置为________(填代号),地球上的光照情况可能是__________(填图3中①②③④代号)。
(2)2015年元旦节当日阳光直射点位于图1中 之间,我国的科考队员正在南极大陆上建泰山站(南纬73°51′,东经76°58′),他们很想看到美丽的极光,是否能如愿?__________,简要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分)读黄河流量与含沙量统计图(甲图)和黄河水系图(乙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黄河水的主要补给类型。(2分)
(2)指出黄河水量增加的河段并简要分析原因。(3分)
(3)分析A线在兰州至河口段下降,B折线在河口至陕县段迅速上升的原因。(5分)
(4)简述黄河郑州以下河段的特征。(4分)
(8分)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与岩石分布图,科考工作者在P、T、K三种岩石中分别找到古生代(距今约5.7亿年~2.5亿年)、中生代(距今约2.5亿年~0.65亿年)和新生代(距今6500万年~现在)化石,Q为花岗岩。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M地的地形与地质构造,并简述地质构造的判断依据。
(2)简述Q类岩石转化为K类岩石的过程。
(3)图示地区修建交通运输干线选择公路而不选择铁路。试从自然条件的角度说明原因。
下图是北纬30°附近我国东部某地1949年和2010年的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读图后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两处河谷特征有何区别?原因是什么?
(2)说出C处典型的流水地貌的成因。(3分)
(3)据图说明图示地区2010年与1949年农业用地的明显变化,并分析对地貌带来什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