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年苏俄实施的新经济政策和新中国过渡时期实施的合理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政策都
A.恢复和扩大了资本主义的自由贸易秩序 |
B.是两国社会主义经济政策成熟的基本标志 |
C.有利于提高社会生产力 |
D.是两国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长期策略 |
约瑟夫•奈教授2002年指出,当今国际力量的分布有如一盘三维空间的国际象棋:顶部的军事力量大致是单极的,中部的经济力量是多极的,底部包括众多的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恐怖分子、黑客等),力量非常分散。下列表述同奈教授的看法一致的是
A.同苏联时期相比,俄罗斯的经济实力下降,军事实力并未削弱 |
B.冷战结束后,美国的军事和经济实力都保持着异常明显的优势 |
C.国际力量分布十分复杂,可以说世界多极化的格局已接近形成 |
D.从某些维度看,“单极世界”和“多极世界”都是比较准确的说法 |
有学者指出,当前的世界已经不是“国家组成的世界”,而是一个“世界社会”,或者说世界已碎化为所谓的文明集团,并逐渐建立一个全球公民社会。该学者的这一观点主要强调全球化
A.弱化了各国国家主权 | B.消除了国家之间差别 |
C.缩小了世界贫富差距 | D.化解了国家之间矛盾 |
20世纪50年代后期起,世界政治格局逐渐表现出多极化发展的趋势。下列各项中,属于世界两极格局下多极化趋势发展表现的是①欧洲联盟成立②1992年第十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召开③中国成为联合国维持和平特别委员会成员④日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一度跃居资本主义大国之首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③④ |
1951年,欧洲六国签订建立煤钢共同体的条约,规定其最高机构为共同体的整体利益而行使职责,不接受任何政府和组织发出的指示,其委员实行招聘制,由各国政府协商一致后任命。这表明,该共同体是
A.政府之间的合作 | B.独立于政府的能源组织 |
C.企业之间的联合 | D.独立于政府的经济组织 |
观察右图,从中你无法得到的信息是
(各国货币)
A.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B.“二战”后美国经济实力的一种反映 |
C.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建立 |
D.以贸易自由化为中心的世界贸易体系建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