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清末李伯元在《海天鸿雪记》中曾描述:“上海一埠,自从通商以来,世界繁华,日新月盛。北自杨树浦,南至十六铺,沿着黄浦江,岸上的煤气灯、电灯,夜间望去,竟是一条火龙……”。上述现象最早出现于

A.鸦片战争后 B.洋务运动开始后 C.甲午战争后 D.民国初年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中日邦交正常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新航路的开辟是世界各民族的发展逐渐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的重要阶段,这种“融合”和“统一”实现的主要方式是()

A.西方的殖民扩张和掠夺 B.东方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
C.东西方之间的政治经济交流   D.工业革命由英国扩展到其他国家

现代西方学者用三个“G”来概括新航路开辟的动机,即上帝(God)、荣誉(Glory)、黄金(Gold),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对黄金的狂热追逐②向海外传播基督教 ③开发土地资源 ④弘扬骑士精神或因功封爵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古代民谚:“千生意,万买卖,不如翻地块”,这从根本上反映了()

A.土地买卖现象严重 B.封建经济的特征是自给自足
C.封建社会以农为本的思想 D.中国古代人多地少的特点

清朝后期,“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材料能反映出清朝推行的政策是()

A.禁止走私贩运 B.抑商、海禁
C.重农抑商 D.保护森林、渔业资源

在古代地区性或全国性市场中,比较常见的商品应生产于()

A.家庭手工业 B.官营手工业 C.民营手工业 D.外国生产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