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出台了允许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政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家庭经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失去了存在的必要 |
C.我国土地所有制性质即将改变 |
D.农民将失去土地承包权 |
“由于美元与黄金挂钩,而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虽然取得了国际核心货币的地位,但是各国为了发展国际贸易,必须用美元作为结算与储备货币,这样就会导致流出美国的货币在海外不断沉淀,对美国来说就会发生长期贸易逆差;而美元作为国际货币核心的前提是必须保持美元币值稳定与坚挺,这又要求美国必须是一个长期贸易顺差国。这两个要求互相矛盾,因此是一个悖论。” 这就是国际经济学界有名的“特里芬难题”,它揭示了布雷顿森林体系自身的缺陷。据此理解错误的是
A.用美元作为结算与储备货币,不利于“二战”后各国发展国际贸易 |
B.国际储备资产美元的供应取决于美国的国际收支状况 |
C.如果美国纠正它的国际收支逆差,国际储备资产美元就会不足 |
D.如果美国听任它的国际收支逆差,国际储备资产美元就会过剩 |
恩格斯在《〈法兰西内战〉再版导言》中指出:“为了防止国家和国家机关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这种现象在至今所有的国家中都是不可避免的——公社采取了两个可靠的办法。”巴黎公社所采取的可靠办法之一是
A.采取共和制,实行分权制衡 | B.建立社会主义政权,工人当家作主 |
C.选举公社委员,可随时撤换 | D.公职人员工资随物价指数变化调整 |
孟德斯鸠在其1748年出版的《论法的精神》一书中,把一个运转良好的君主政体与“宇宙系统”作了比较:在宇宙系统中存在着“一种吸引力”,它能够“吸引”所有物体趋向“中心”。这说明
A.科学进步往往先于思想革命 | B.科学进步促进了人文精神的发展 |
C.人文主义导致科学革命发生 | D.科学进步往往是思想革命的结果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自由主义的学说在英国革命期间首次被明确地提出来并得到贯彻。当时,这些学说的主要内容是反对王室任意干涉的宗教信仰自由、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更准确地说,这包括议会对统治权的控制、独立政党的存在以及对反对党的必要性及其权利的承认。”结合上述材料判断,英国在18世纪“贯彻”自由主义的体现是
A.宣布议会经由自由选举组成 | B.实行普选制度 |
C.确立议会主权至上原则 | D.形成责任内阁制度 |
布罗代尔在《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一文中指出:“由于15世纪末的地理大发现,欧洲一鼓作气地(或几乎如此)挪动了自己的疆界,从而创造了奇迹”。作者所说的“奇迹”主要是指
A.美洲新大陆的发现 | B.“全球化”市场初露端倪 |
C.工业革命兴起 | D.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