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同学对下列四个实验都设计了方案,其中方案不合理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要求 |
区分羊毛线 和棉线 |
区分食盐水 和稀盐酸 |
区分硝酸铵粉末 和氧化钙粉末 |
区分聚乙烯 和聚氯乙烯 |
方案 |
灼烧闻气味 |
滴加酚酞试液 |
加水 |
灼烧闻气味 |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A 02 B.N2 C. H20 D C02
右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溶解度最大 |
B.t3℃时,甲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 |
C.t1℃~t3℃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
D.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
下列四个图象分别对应四种操作(或治疗)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
A.用胃舒平[主要成分Al(OH)3]治疗胃酸过多时pH情况 |
B.向氯化铁的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量 |
C.常温下,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 |
D.将一定质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分,直到有晶体析出 |
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使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质量/g |
90 |
10 |
8 |
2 |
反应后质量/g |
11 |
59 |
30 |
10 |
则该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类型为
A.置换反应 B.分解反应
C.化合反应 D.复分解反应
X、Y、Z是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里的三种金属,它们在溶液中能发生如下反应:①X+YSO4=XSO4+Y;②Y+2ZNO3=Y(NO3)2+2Z;③X+H2SO4=XSO4+H2↑;④Z与H2SO4不发生反应.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满足( )
A.X>Y>Z | B.Z>Y>X | C.Y>Z>X | D.X>Z>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