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方框内左侧的描述,找出右侧对应的化学符号,用线将它们连接起来.
①一种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盐 |
a. | |
②一种复合肥,能提供植物必需的两种营养元素 |
b.
|
|
③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其合金用于制造飞机、火箭、轮船等 |
c.
|
(2)"用微观的眼光看世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按要求填空.
①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填写元素符号);
②若""表示一个氮原子,则"
"表示(填写物质化学式);
③符号"
"表示(填写粒子名称).
归纳与演绎是重要的科学方法,也是常用的化学学习方法。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②▲;
(2)我们已经学过实验室制取O2、H2、CO2三种气体的反应原理、制取与收集方法,请你归纳出实验室制取这三种气体反应的共同点▲(填序号)。
A.需要加热 | B.需用催化剂 | C.没有气体参加反应 | D.生成的气体只有一种 |
(3)气体发生装置A可用来制取O2,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可采用▲装置来收集较为纯净的该气体。(填序号)
(4)化学上可通过多种反应得到NH3(NH3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例如:
a.2NH4Cl(固)+Ca(OH)2(固) CaCl2+2NH3↑+2H2O
b.CaO(固)+NH3·H2O=NH3↑+Ca(OH)2
结合以上实验装置完成下列填空(以下均填序号):
若选择上述反应 ▲ 作为实验室制取NH3的反应原理,则选用上图中的 ▲ 作为反应的发生装置,▲作为反应的收集装置。
请完成下面填空:
(1)性质决定用途。以下连线正确的是▲(填字母):
性质 用途
(2)铝在空气中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的原因是 ▲ 。
(3)铁制品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发生了化学反应。
若铁制品长时间放置在强酸性环境中,铁会与酸直接发生化学反应,铁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防止铁制栏杆锈蚀的一种方法是▲。
完成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并按要求填空。
(1)二氧化碳通入水中 ▲ ;其生成物能使紫色的▲变成红色。
(2)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 ▲ ;它是▲(选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3)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 ▲ ;其基本反应类型是▲。
(4)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的反应: ▲ 。
(5)金属镁着火不能用二氧化碳扑救,因为镁可以在二氧化碳中继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碳单质: ▲ 。
化学用语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试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请从H、C、O、Ca等4种元素中选择恰当的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并将其化学式填写在相应的空格上:
①能燃烧的气态非金属单质是▲;
②常作干燥剂的氧化物是▲;
③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④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做农作物气体肥料的是▲;
(2)如图是物质基本分类和基本转化关系图,试按下列要求填空:
物质类别:①▲,②▲;
变化类型:③▲(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⑴天然水受到污染后,净化时需要运用科学的方法,同时要爱护水资源。
①自来水生产过程中先用▲的方法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再进行消毒。在操作中需要将圆形滤纸折叠处理,下列图示中不该出现的情形是▲。(填序号).
②若发现滤纸和漏斗间有气泡,可能的影响是__▲___,处理的方法是___▲___.
③地下水硬度过大会影响生产和生活,应软化后使用。检验硬水常用的物质是▲。
④我市不少村镇小型河沟中藻类疯长,说明水体富营养化,你认为造成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有▲(正确选项有多个,请选填字母序号)。
A.化学肥料流失到河中 B.排放的生活污水中有含磷洗涤剂
C.人畜的粪便流失到河中 D.工业废水的排放
⑤爱护水资源从我做起,下列做法可行的有▲(正确选项有多个,请选填字母序号)。
A.洗脸、刷牙时随时关闭水龙头 B.用洗菜、洗衣的水冲厕所、拖地
C.用洗衣机洗一两件衬衫 D.用残茶水浇灌某些花卉
⑵质量守恒定律的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①我国从今年5月1日起,酒驾入刑。“酒精检测仪”可检查司机是否酒后驾车,其反应原理为C2H5OH + 4CrO3 + 6H2SO4 ="==" 2Cr2(SO4)3 + 2CO2↑ + 9X,反应中红色的CrO3转变为绿色的Cr2(SO4)3,其中X的化学式为▲;Cr2(SO4)3中Cr元素的化合价▲。
②已知m1g镁条放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m2g氧化镁(不考虑其它反应),m1▲m2其化学方程式为▲,。小西在做该实验时,用▲夹持镁条,点燃,观察到耀眼的白光,冒出大量白烟,称量无误时,发现m1>m2,其原因是▲。
③在用白磷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晓华同学将橡皮塞上的细玻璃管下端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红热后,迅速用橡皮塞将锥形瓶塞紧,并引燃白磷,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a.实验观察到A、C中气球的大小不同,用理化知识解释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b.将C再次放到天平上称量,天平仍然平衡,在此化学反应中,从具体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分析天平平衡的原因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