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温度、容积相同的3个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保持恒温、恒容,测得反应达到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已知
kJ·mol
)
容器 |
甲 |
乙 |
丙 |
反应物投入量 |
1mol N2、3mol H2 |
2mol NH3 |
4mol NH3 |
NH3的浓度(mol·L![]() |
c1 |
c![]() |
c3 |
反应的能量变化 |
放出akJ |
吸收bkJ |
吸收ckJ |
体系压强(Pa) |
p1 |
p2 |
p3 |
反应物转化率 |
![]() |
![]() |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B.
C.
D.
已知浓H2SO4和Fe3+都可以将Cu氧化成Cu2+,浓H2SO4也可以将Br-氧化成Br2,Fe与Br2反应生成FeBr3。由此可以确定上述有关物质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浓H2SO4>Br2>Fe3+>Cu2+ | B.浓H2SO4>Cu2+>Fe3+>Br2 |
C.Br2>浓H2SO4>Fe3+>Cu2+ | D.Fe3+>Cu2+>Br2>浓H2SO4 |
图示的装置中,干燥烧瓶中盛有某种气体,烧杯和胶头滴管内盛放同一种溶液。挤压胶头滴管,下列与实验事实不相符的是
A.CO2(NaHCO3溶液)产生喷泉,得到无色溶液 |
B.NH3(H2O含酚酞) 产生喷泉,得到红色溶液 |
C.SO2(品红稀溶液) 产生喷泉,得到无色溶液 |
D.HCl(AgNO3溶液) 产生喷泉,得到白色悬浊液 |
一定量的浓硝酸与过量的铜充分反应,生成的气体是
A.只有NO2 | B.只有NO | C.NO2和NO | D.NO2和H2 |
现有盐酸、氯化钠溶液、氢氧化钡溶液和新制的氯水四种溶液,可以一次把它们区别开的一种试剂是
A.CuSO4溶液 | B.AgNO3溶液 | C.紫色石蕊试液 | D.FeCl2溶液 |
被称为万能还原剂的NaBH4(NaBH4中H为-1价)能溶于水并和水反应,NaBH4+2H2ONaBO2+4H2↑,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NaBH4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
B.NaBH4是氧化剂,H2O是还原剂 |
C.硼元素被氧化,氢元素被还原 |
D.被氧化的元素与被还原的元素质量比为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