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A2(g) + B2(g) 2AB(g) 达到化学平衡的标志是( )
A.单位时间内消耗nmolA2同时消耗nmolB2 |
B.单位时间内消耗nmol A2同时生成了nmolB2 |
C.压强不随时间变化而改变 |
D.单位时间断裂nmol A—A共价键同时断裂nmol A—B共价键 |
下列现象或事实不能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
A.浓硝酸和氯水用棕色试剂瓶保存 |
B.硫化钠和亚硫酸钠固体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变质 |
C.常温下铁和铂都不溶于浓硝酸 |
D.SO2和Na2SO3溶液都能使氯水褪色 |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NH3的喷泉实验说明氨气极易溶入水 | B.NO和NH3均可用排空气法收集 |
C.盛液溴的瓶内加少量水可防止液溴的挥发 | D.NH3遇到挥发性强酸就能冒白烟 |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氯气、活性炭都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它们的漂白原理相同 |
B.滴加石蕊试液显红色的溶液:Fe3+、NH4+、I-可能大量共存 |
C.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产生白色沉淀,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
D.Fe(NO3)2溶液中滴加少量稀硫酸会变黄色 |
下列反应中,改变反应物的用量或浓度,不会改变生成物的是( )
A.铜和硝酸反应 |
B.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
C.细铁丝在氯气中燃烧 |
D.氯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
类推思维是化学解题中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下列有关离子方程式的类推正确的是
已知 |
类推 |
|
A |
将Fe加入CuSO4溶液中:Fe+Cu2+=Cu+Fe2+ |
将Na加入到CuSO4溶液中:2Na+Cu2+=Cu+2Na+ |
B |
向Ca(ClO)2溶液中通入少量CO2 CO2+H2O+Ca2++2ClO-=CaCO3↓+2HClO |
向Ca(ClO)2溶液中通入少量SO2 SO2+H2O+Ca2++2ClO-=CaSO3↓+2HClO |
C |
惰性电极电解氯化钠溶液 2Cl-+2H2O ![]() |
惰性电极电解MgBr2溶液 2Br-+2H2O ![]() |
D |
稀盐酸与NaOH溶液反应至中性 H++OH-=H2O |
稀硝酸与Ba(OH)2溶液反应至中性 H++OH-=H2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