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4月22日是第35个“世界地球日”,我国确定的主题是“善待地球——科学发展”。下列行为中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 A.采用“绿色化学”工艺,使原料尽可能转化为所需要的物质 | B.植树造林 |
| C.大量开采地下水,以满足社会对水的需求 | D.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 用率 |
“PX”即对二甲苯, 是一种可燃、低毒化合物,毒性略高于乙醇,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1.1%~7.0%(体积分数)。是一种用途极广的有机化工原料下列关于“PX”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PX”的化学式为C8H10,1H-NMR有2组吸收峰 |
| B.“PX”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属于苯的同系物 |
| C.“PX”二溴代物有3种同分异构体 |
| D.“PX” 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 |
下列有关化学反应表达正确的是
A.实验室用液溴和苯在催化剂作用下制溴苯:![]() |
| B.蛋壳溶于食醋:CaCO3+CH3COOH===CH3COOCa+H2O+CO2↑ |
C.向CH2BrCOOH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CH2BrCOOH+OH- CH2BrCOO-+H2O |
D.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CO2+H2O+2C6H5O----→2C6H5OH+2CO![]() |
有关分子结构
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可能在同一平面上的原子最多有20个 |
| B.12个碳原子不可能都在同一平面上 |
| C.所有的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
| D.除苯环外的其余碳原子有可能都在一条直线上 |
在甲苯中,加入少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振荡后溶液褪色,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甲基受苯环的影响而易被氧化 |
| B.苯环被KMnO4所氧化而破坏 |
| C.甲苯中碳原子数比苯分子中原子数多 |
| D.苯环和侧链相互影响,同时被氧化 |
有机化学在日常生活应用广泛,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相同条件下,正丁烷、新戊烷、异戊烷的沸点依次增大 |
| B.苯与甲苯互为同系物,均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 |
| C.甲苯和Cl2光照下的反应与乙醇和乙酸的反应属于同一类型的反应 |
| D.有芳香气味的C9H18O2在酸性条件下加热可水解产生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两种有机物,则符合此条件的C9H18O2的结构有16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