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某科研所为了开发痢疾疫苗,利用鼷鼠做了一系列生理实验。实验的主要过程及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 |
第一次接种 (灭活的痢疾杆菌) |
第二次接种 (灭活的痢疾杆菌) |
抗体合成程度 |
甲 |
正常的鼷鼠 |
未接种 |
+ |
乙 |
正常的鼷鼠 |
接种 |
+ + + + + |
丙 |
幼年摘除胸腺的鼷鼠 |
未接种 |
+ |
丁 |
幼年摘除胸腺的鼷鼠 |
接种 |
+ |
戊 |
摘除胸腺后注入T淋巴细胞的鼷鼠 |
接种 |
+ + + + |
根据上表中的结果,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与甲组相比,乙组鼷鼠体内抗体合成程度明显高于甲组的原因是:鼷鼠第一次接种时产生了一定量的 ,当第二次接种时,其就会在体液免疫的反应阶段迅速增殖
、分化产生新的 ,进而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2)戊组与丁组对照,说明抗痢疾杆菌抗体的合成过程需要 细胞的帮助。与乙组相比,丁组抗体合成程度较低的原因是 。
(3)若将题目病原体痢疾杆菌换成病毒,接种病毒后正常鼷鼠往往先通过 免疫来阻止病毒通过血液循环而播散,再通过 免疫来彻底消灭它。
(4)为检验T细胞起细胞免疫作用,请补全实验设计思路和结果:切除鼷鼠的胸腺后,移植异体器官,移植器官易保留在小鼠体内: ; 。
盐酸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质中的 分离,有利于 的结合。
叶绿素的元素组成: 、血红蛋白的元素组成: 。
下图是患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和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且研究表明6号个体不是乙病基因的携带者。据图回答:
(1)写出两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及类型:
甲病属于________遗传,乙病属于________遗传。
(2)8号的基因型是________。
(3)如果8号和10号婚配,子女中同时患两种遗传病的几率是____________。
图①~③分别表示人体细胞中发生的3种生物大分子的合成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中过程②发生的主要场所是 。
(2)已知过程②的α链中鸟嘌呤与尿嘧啶之和占碱基总数的54%,α链及其模板链对应区段的碱基中鸟嘌呤分别占29%、19%,则与α链对应的DNA区段中腺嘌呤所占的碱基比例为 。
(3)由于基因中一个碱基对发生替换,而导致过程③合成的肽链中第8位氨基酸由异亮氨酸(密码子有AUU、AUC、AUA)变成苏氨酸(密码子有ACU、ACC、ACA、ACG),则该基因的这个碱基对替换情况是 。
(4)在人体内成熟红细胞、浆细胞、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中,能发生过程②、③而不能发生过程①的细胞是 。
(5)人体不同组织细胞的相同DNA进行过程②时启用的起始点 (在“都相同”、“都不同”、“不完全相同”中选择),其原因是 。
回答下列果蝇眼色的遗传问题。
(1)有人从野生型红眼果蝇中偶然发现一只朱砂眼雄蝇,用该果蝇与一只红眼雌蝇杂交得F1,F1随机交配得F2,子代表现型及比例如下(基因用B、b表示):
实验一 |
亲本 |
F1 |
F2 |
||
雌 |
雄 |
雌 |
雄 |
||
红眼(♀)× 朱砂眼(♂) |
全红眼 |
全红眼 |
红眼:朱砂眼=1:1 |
||
①B、b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朱砂眼对红眼为_______性。
②让F2代红眼雌蝇与朱砂眼雄蝇随机交配,所得F3代中,雌蝇有 种基因型,雄蝇中朱砂眼果蝇所占比例为 。
(2)在实验一F3的后代中,偶然发现一只白眼雌蝇。研究发现,白眼的出现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E、e有关。将该白眼果蝇与一只野生型红眼雄蝇杂交得F′1,F′1随机交配得F′2,子代表现型及比例如下:
实验二 |
亲本 |
F′1 |
F′2 |
雌 |
雄 |
雌、雄均表现为 红眼:朱砂眼:白眼=4:3:1 |
|
白眼(♀)× 红眼(♂) |
全红眼 |
全朱砂眼 |
实验二中亲本白眼雌蝇的基因型为 ;F′2代杂合雌蝇共有 种基因型,这些杂合雌蝇中红眼果蝇所占的比例为 。
(3)果蝇出现白眼是基因突变导致的,该基因突变前的部分序列(含起始密码信息)如下图所示。(注:起始密码子为AUG,终止密码子为UAA、UAG或UGA)
上图所示的基因片段在转录时。以 链为模板合成mRNA;若“↑”所指碱基对缺失,该基因控制合成的肽链含 个氨基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