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常温下,Fe与水并不起反应,但在高温下,Fe与水蒸气可发生反应。 应用下列装置,在硬质玻璃管中放入还原铁粉和石棉绒的混合物,加热,并通入水蒸气,就可以完成高温下“Fe与水蒸气的反应实验”。请回答该实验中的问题。

(1)写出该反应的反应方程式                               ;并指明该氧化还原反应的还原剂是        (填化学式,下同),氧化剂是         
(2)圆底烧瓶中盛装的水,该装置受热后的主要作用是                            ;烧瓶底部放置了几片碎瓷片,其作用是                          
(3)试管中收集气体是      (填化学式),如果要在A处玻璃管处点燃该气体,则必须对该气体进行                       
(4)该同学欲确定反应后硬质试管中还原铁粉是否完全反应,其中的固体成分有哪些,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①待硬质试管冷却后,取少许其中的固体物质溶于稀硫酸得溶液B;
②取少量溶液B滴加KSCN溶液,若溶液变红色则说明硬质试管中固体物质一定有          ,若溶液未变红色则说明硬质试管中固体物质的成分是           
(5)该同学按上述实验方案进行了实验,结果溶液未变红色,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如图所示,夹子开始时处于关闭状态,将滴管中液体A滴入试管②中,与气体B充分反应,打开夹子,可观察到试管①中96 ℃的水立即沸腾;则液体A和气体B的组合可能的是__________(填标号)。

A.氢氧化钠溶液;NO2气体
B.饱和食盐水;氯气
C.碳酸氢钠溶液;二氧化硫气体
D.氯化钙溶液;二氧化碳气体
(2)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标号)。
A.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硝酸保存在棕色细口瓶中,且用磨口玻璃塞密封瓶口
B.用渗析法分离淀粉、KNO3
C.用氨水洗涤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
D.用标准浓度的NaOH溶液测定未知浓度的盐酸,中和滴定前观察滴定管的液面高度为俯观,滴定终点时观察液面高度为仰视,测出的盐酸的浓度偏高

请用下图的装置设计一个实验,以测定SO2转化为SO3的转化率。

(1)这些装置的连接顺序(按气体从左到右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填各接口的编号)
(2)实验时甲仪器的作用与原理是______________。
(3)从乙处均匀通入O2,为使SO2有较高的转化率,实验时Ⅰ处滴入浓硫酸与Ⅱ处加热催化剂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___。
(4)Ⅳ处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
(5)在Ⅰ处用大火加热烧瓶时SO2的转化率会______________。(填“填大”“不变”或“减小”)
(6)用n mol Na2SO3粉末与足量浓硫酸进行此实验,当反应结束时,继续通入O2一段时间后,称得Ⅲ处增重 m g,则本实验中SO2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__。

(14分)化学上常用燃烧法确定有机物组成,这种方法是在电炉加热时用纯氧气氧化管内样品,根据产物的质量确定有机物的组成,图中所列装置是用燃烧法确定有机物分子式常用的装置。

完成下列问题:
(1)产生的氧气按从左到右流向,所选择的装置各导管的连接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
(2)C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3)D装置中MnO2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4)燃烧管中CuO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5)若准确称取0.09 g样品(只含C、H、O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经充分燃烧后,A管质量增加13.2 g,B管质量增加0.54 g,则该有机物的实验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要确定该有机物的分子式,还要_______________。

实验室用50 mL 0.50 mol·L-1盐酸、50 mL 0.55 mol·L-1 NaOH溶液和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测定中和热的实验,得到表中的数据:

实验次数
起始温度t1/℃
终止温度t2/℃
盐酸
NaOH溶液
1
20.2
20.3
23.7
2
20.3
20.5
23.8
3
21.5
21.6
24.9


试完成下列问题:
(1)实验时用环形玻璃棒搅拌溶液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能用铜丝搅拌棒代替环形玻璃棒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经数据处理,t2-t1="3.4" ℃。则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ΔH=_________〔盐酸和NaOH溶液的密度按1 g·cm-3计算,反应后混合溶液的比热容(c)按4.18 J·(g·℃)-1计算〕。
(3)若将NaOH溶液改为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氨水,测得中和热为ΔH1,则ΔH1与ΔH的关系为:ΔH1_________ΔH(填“<”“>”或“=”=,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高二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索铝电极在原电池中的作用,设计并进行了以下一系列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试根据上表中的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编号
电极材料
电解质
溶液
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
1
Mg、Al
稀盐酸
偏向Al
2
Al、Cu
稀盐酸
偏向Cu
3
Al、石墨
稀盐酸
偏向石墨
4
Mg、Al
NaOH
偏向Mg
5
Al、Zn
浓硝酸
偏向Al

⑴实验1、2中 Al所作的电极是否相同?
⑵写出实验3中的电极反应式和电池总反应方程式。
⑶实验4中 Al做正极还是做负极,为什么?写出Al电极的电极反应式。
⑷解释实验5中电流计指针偏向Al的原因?
⑸根据实验结果总结:在原电池中金属铝作正极还是作负极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