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地球同步卫星离地面的高度约为地球半径的6倍。若某行星的平均密度为地球平均密度的一半,它的同步卫星距其表面的高度是其半径的2.5倍,则该行星的自转周期约为( )
A.6小时 | B.12小时 | C.24小时 | D.36小时 |
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足够长传送带以恒定的速率v0沿逆时针方向运行。t=0时,将质量
m=1kg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轻放在传送带上,物块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设沿传送带向下为正方向,取重力加速度g=10m/s2。则
A.摩擦力的方向始终沿传送带向下 |
B.1~2s内,物块的加速度为2m/s2 |
C.传送带的倾角θ=30° |
D.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 |
有些卫星因能量耗尽而报废,成为太空垃圾,所以被称为“垃圾卫星”。“轨道康复者”是“垃圾卫星”的救星,被称为“太空110”,它可在太空中给“垃圾卫星”补充能量,延长卫星的使用寿命。假设“轨道康复者”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的轨道半径为地球同步卫星轨道半径的五分之一,其运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平面重合。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轨道康复者”的加速度是地球同步卫星加速度的25倍 |
B.“轨道康复者”的周期是地球同步卫星周期的![]() |
C.站在赤道上的人用仪器观察到“轨道康复者”向东运动 |
D.“轨道康复者”要在原轨道上加速才能“拯救”更低轨道上的卫星 |
如图所示,A、B两物体叠放在一起,先用手托住B使其静止在固定斜面上,然后将其释放,它们同时沿斜面滑下,斜面与两物体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mA>mB,则
A.释放前,物体B受到物体A对它的压力
B.释放前,物体B与物体A之间无相互作用力
C.下滑过程中,物体B受到物体A对它的压力
D.下滑过程中,物体B与物体A之间无相互作用力
如图所示,E、F分别表示蓄电池两极,P、Q分别表示螺线管两端。当闭合开关时,发现小磁针N极偏向螺线管Q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F为蓄电池正极 |
B.螺线管P端为S极 |
C.流过电阻R的电流方向向下 |
D.管内磁场方向由Q指向P |
如图所示,MN、PQ为放置于水平面上的两根平行导轨,通电导体棒ab垂直放置在导轨上, 已知导体棒质量m=1 kg,长l=2.0 m,通过的电流I=5.0 A,方向如图所示,导体棒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μ=。若使导体棒水平向右匀速运动, 要求轨道内所加与导体棒ab垂直的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最小,则磁场的方向与轨道平面的夹角是(g=10 m/s2)
A.30° | B.45° | C.60° | D.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