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地球同步卫星离地面的高度约为地球半径的6倍。若某行星的平均密度为地球平均密度的一半,它的同步卫星距其表面的高度是其半径的2.5倍,则该行星的自转周期约为( )
A.6小时 | B.12小时 | C.24小时 | D.36小时 |
氢原子的部分能级如图所示。已知可见光的光子能量在1.62eV到3.11eV之间。由此可推知, 氢原子
A.从高能级4向n=1能级跃迁时发出4种频率的光 |
B.从n=3能级向n=2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为可见光 |
C.从高能级向n=3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的频率比可见光的高 |
D.从高能级向n=2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均为可见光 |
如下图,质量为m的物块在水平推力作用下,静止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则物块对斜面的压力为 s5u
A.mg cosθ | B.mg sinθ | C.![]() |
D.![]() |
用一根绳吊起金属小桶,在桶的下部钻两个小孔A、B,当桶内盛满水时,水从A、B孔喷出,如图所示。当剪断绳,让小桶自由下落,如果空气阻力可以忽略,则在下落过程中
A.水继续以相同速度喷出 | B.水将以较小速度喷出 |
C.水将以更大速度喷出 | D.水将不再从小孔中喷出 |
如图所示,两束单色光a、b分别照射到玻璃三棱镜AC面上,穿过三棱镜后互相平行,则
A.a光的频率高; | B.b光的波长大 |
C.用a光照射某金属时有光电子溢出,则用b光照射也一定有光电子溢出 | |
D.在玻璃中b光的光速大于a光的光速 |
“神舟三号”顺利发射升空后,在离地面340km的圆轨道上运行了108圈。运行中需要进行多次“轨道维持”。所谓“轨道维持”就是通过控制飞船上发动机的点火时间和推力的大小方向,使飞船能保持在预定轨道上稳定运行。如果不进行轨道维持,由于飞船受轨道上稀薄空气的摩擦阻力,轨道高度会逐渐降低,在这种情况下飞船的动能、重力势能和机械能变化情况将会是
A.动能、重力势能和机械能都逐渐减小 |
B.重力势能逐渐减小,动能逐渐增大,机械能不变 |
C.重力势能逐渐增大,动能逐渐减小,机械能不变 |
D.重力势能逐渐减小,动能逐渐增大,机械能逐渐减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