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分)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发生过敏反应时图1中[ ] 的通透性增大,血浆蛋白进[ ] ,
使它的渗透压升高(2)在②中含
有许多对酸碱缓冲物质,当肌肉中产生大量的乳酸时,就与其中的 发生作用生成乳酸钠和
这是一种弱酸,能被分解,对 pH影响不大。
(3)根据图2回答问题:图中的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填标号) ;CO2浓度最高的内环境成分是标号 。
某山区坡地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人们根据不同坡度,分别采取保护性耕作、经济林种植和封山育林对其进行了治理。
(1)陡坡在封山育林后若干年内,经历了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三个阶段,其典型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如图所示。调查植物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图中o→a,物种①密度上升,原因是在适宜条件下,物种①的出生率死亡率;b→c,物种①逐渐消失,物种②密度逐渐降低到相对稳定,原因是物种②能耐受;c点后,在适宜气候条件下群落中最终占主导地位的植被类型将是。
(2)该坡地经治理后,既扩大了植被覆盖面积、增加了对大气中的固定,又提高了经济产出,初步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发展。
马拉松长跑是一项超强体育运动,需要运动员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运动员出发后心跳加快,是调节的结果;运动停止后心跳并不立即恢复到正常水平,原因之一是激素调节具有的特点。
(2)出发后体温逐渐升高,一段时间后在较高水平维持相对稳定,这是达到动态平衡的结果;途中运动员会大量出汗,造成血浆的升高,故应及时补充水分。
(3)机体血糖大量消耗的主要途径是,此时骨骼肌细胞的直接供能物质是,血糖含量降低时,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岛高血糖素增加,与其具有协同关系(激素)分泌增加,使血糖快速补充。
(4)比赛结束后,运动员可以通过积极放松的方式缓解因肌肉细胞中积累过多造成的肌肉酸痛。
(5)长时间跑步会感到疲劳,但运动员仍能坚持跑完全程,控制该行为的中枢部位是。
回答下列细胞代谢的相关问题:
Ⅰ美国生物化学家卡尔文和他的同事在上个世纪50年代应用同位素示踪技术,即14CO2饲养小球藻,观察在小球藻光合作用中碳的转化和去向,从而首次揭示了自然界最基本的生命过程。
(1)光照下卡尔文给小球藻悬浮液通入14CO2,一定时间后杀死小球藻,同时提取产物并分析。实验发现,仅仅30秒的时间,放射性代谢产物多达几十种。缩短时间到7s,发现放射性代谢产物减少到12种,想要探究CO2转化成的第一个产物是什么,可能的实验思路是不断后杀死小球藻,同时提取产物并分析,直到最终提取物中只有(一种、两种……)反射性代谢产物,该物质即为CO2转化成的第一个产物。
(2)在卡尔文循环中究竟哪种物质直接与CO2结合,卡尔文采用的方法是:突然停止供应14CO2,若某该物质与CO2直接结合,则其含量变化为,若是不同阶段的产物,则其含量变化刚好相反。
Ⅱ小麦植株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下图甲为小麦叶肉细胞中的部分代谢示意图;图乙是在CO2浓度一定、环境温度为25℃、不同光照强度条件下测得的小麦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当图甲中细胞有d过程发生而没有e过程发生时,该细胞处于的生理状态是。若是d过程也不发生,则此时该细胞内进行的生理过程是(用化学反应式表示)。
(2)在图乙中B点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C点时,该植物的总光合速率为mg/(dm2·叶·h)。C点以后限制光合作用强度继续上升的环境因素是。
(3)适当提高CO2浓度时,C点将(填“上移”“下移”或“不动”);当植物缺镁时,B点将(填“左移”或“右移”)。
(4)某同学以绿色植物叶片为材料,探究环境条件对细胞呼吸速率的影响,实验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要在条件下进行。
下图1为人体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过程的示意图,图中①—⑥为各个时期的细胞,a—c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图2是某二倍体植株一个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
Ⅰ.请据图1回答下列问题
(1)与①相比,②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能力。
(2)图中表示一个完整细胞周期的是(用图中字母表示),其中a属于,此时细胞中的哪种细胞器的活动旺盛。
(3)一般来说,⑤与⑥的基因型(相同或不同)。
(4)c过程表示,⑤与⑥的蛋白质的种类(相同或不同)。
(5)若⑤⑥已失去分裂能力,则其细胞内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为。
Ⅱ.请据图2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是分裂时期。
(2)该植株的体细胞含有条染色体,对同源染色体。
(3)该图细胞中A、a的出现最可能是发生了。
如图甲是基因型为AaBB的生物细胞分裂示意图,图乙表示由于DNA中碱基改变导致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发生改变的过程,图丙为部分氨基酸的密码子表。据图回答:
第一个 字母 |
第二个字母 |
第三个 字母 |
|||
U |
C |
A |
G |
||
A |
异亮氨酸 异亮氨酸 异亮氨酸 甲硫氨酸 |
苏氨酸 苏氨酸 苏氨酸 苏氨酸 |
天冬酰胺 天冬酰胺 赖氨酸 赖氨酸 |
丝氨酸 丝氨酸 精氨酸 精氨酸 |
U C A G |
丙
(1)据图甲推测,此种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的变异方式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真核生物细胞中图甲中Ⅱ过程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丙提供了几种氨基酸的密码子。如果图乙的碱基改变为碱基对替换,则X是图丙氨基酸中________的可能性最小。
图乙所示变异,除由碱基对替换外,还可由碱基对________________导致。
(4)A与a基因的根本区别在于基因中_________________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