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的花色种类多种多样,其中白色的是不含花青素,深红色的含花青素最多,花青素含量的多少决定着花瓣颜色的深浅,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和a,B和b)所控制;显性基 因A和B可以使花青素含量增加,两者增加的量相等,并且可以累加。若一深红色牡丹同一白色牡丹杂交,就能得到中等红色的个体,若这些个体自交其子代将出现花色的种类和比例分别( )
A.3种;9:6:1 | B.4种;9:3:3:1 |
C.5种;1:4:6:4:1 | D.6种;1:4:3:3:4:1 |
DNA分子经过诱变,某位点上的一个正常碱基(设为P)变成了尿嘧啶。该DNA连续复制两次,得到的4个子代DNA分子相应位点上的碱基对分别为U—A、A—T、G—C、C—G,推测“P”可能是( )
A.胸腺嘧啶 B.腺嘌呤
C.胸腺嘧啶或腺嘌呤 D.胞嘧啶
下列是大肠杆菌某基因的碱基序列的变化,对其所控制合成的多肽的氨基酸序列影响最大的是(不考虑终止密码子)( )
-G GGC CTG CTG A……GAG TTC TTA-
1 4 7 10 13 100 106
A.第6位的C被替换为T |
B.第9位与第10位之间插入1个T |
C.第100、101、102位被替换为TTT |
D.第103至105位被替换为1个T |
下列关于转录和翻译的比较中错误的是( )
A.需要的原料不同 | B.所需酶的种类不同 |
C.均可以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进行 | D.碱基配对的方式相同 |
用15N标记细菌的DNA分子,再将它们放入含14N的培养基中连续繁殖四代,a、b、c为三种DNA分子∶a只含15N,b同时含14N和15N,c只含14N,则下图所示这三种DNA分子的比例正确的是( )
囊性纤维病的实例可以说明
A.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
B.DNA中某个碱基发生改变,生物体合成的蛋白质必然改变 |
C.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
D.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