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热反应CO(g)+H2O(g) CO2(g)+H2(g)在温度t1时达到平衡,c1(CO)=c1(H2O)="1.0" mol·L-1,其平衡常数为K1。其他条件不变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至t2时,反应物的平衡浓度分别为c2(CO)和c2(H2O),平衡常数为K2,则
A.若增大CO浓度,K2和K1都增大 | B.K 2>K 1 |
C.c2(CO)=c2(H2O) | D.c1(CO)>c2(CO) |
如图装置中,U型管内为红墨水,a、b试管内分别盛有食盐水和氯化铵溶液,各加入生铁块,放置一段时间。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A.生铁块中的碳是原电池的正极![]() |
B.红墨水柱两边的液面变为左低右高![]() |
C.两试管中相同的电极反应式是:Fe-2e-== Fe2+![]() |
D.a试管中发生了吸氧腐蚀,b试管中发生了析氢腐蚀 |
从下列实验事实所得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是
实验事实 |
结论 |
|||||
① |
SO2的水溶液可以导电 |
SO2是电解质 |
||||
② |
将CO2通入到Na2SiO3溶液中产生白色浑浊 |
酸性:H2CO3>H2SiO3 |
||||
③ |
NaHCO3溶液与NaAlO2溶液混合产生白色沉淀 |
酸性:HCO3—>Al(OH)3 |
||||
④ |
常温下白磷可自燃而氮气须在放电时才与氧气反应 |
非金属性:P>N |
||||
⑤ |
某无色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
该溶液一定有NH4+
|
W、X、Y、Z均为短周期元素,W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之比为7:17;X与W同主族;Y的原子序数是W和X的原子序数之和的一半;含Z元素的物质焰色反映为黄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金属性:Y![]() |
B.氢化物的沸点:![]() |
C.离子的还原性:![]() |
D.原子及离子半径:![]() |
某溶液中,可能存在NH4+、Fe2+、Br-、CO32-、I-、SO32- 6种离子中的几种。①在原溶液中滴加足量氯水后,有气泡产生,溶液呈橙黄色;②向橙黄色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时无沉淀生成;③橙黄色溶液不能使淀粉变蓝色。根据以上实验事实推断,该溶液中肯定不存在的离子为
A.NH4+、Br-、CO32- | B.NH4+、SO32-、I- |
C.Fe2+、I-、SO32- | D.Fe2+、CO32-、I-![]() |
取相同体积的KI、Na2S、FeBr2溶液,分别通入足量的Cl2,当反应恰好完成时,消耗Cl2的体积相同(同温、同压条件下),则KI、Na2S、FeBr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
A.1:1:2 | B.2:1:3 | C.6:3:2 | D.3: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