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培养过程中,肉眼鉴别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杆菌的重要依据是
A.细菌的大小、形状、颜色 | B.菌落的大小、形状、颜色 |
C.有无鞭毛 | D.培养基的不同 |
下列生物种群数量调查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A.用样方法调查1m2杂草数量 |
B.调查马尾松,小样方划分为lm2左右 |
C.调查蒲公英,只计数小样方内的个体数 |
D.迁入迁出会影响利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的最终结果 |
谚语“苗多欺草,草多欺苗”反映的种间关系是
A.竞争 | B.共生 | C.寄生 | D.捕食 |
“苹果树不宜在热带地区栽种”、“荒漠地区生物种类少”、“许多鸟类在春季交配繁殖”。在上述生物现象中起主要作用的生态因子依次是
A.光、水、温度 | B.温度、水、光 |
C.温度、温度、水 | D.光、水、光 |
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叶绿体色素提取的原理是不同色素溶解度不同 |
B.洋葱根尖细胞分裂旺盛,可用于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
C.恩格尔曼的水绵实验中好氧细菌的作用是检测氧气的释放部位 |
D.用鸡的红细胞可获取纯净的细胞膜 |
下列关于生物的个体发育叙述正确的是
A.青蛙的原肠胚细胞和囊胚细胞所含的DNA、RNA及蛋白质的完全相同
B.蚕豆种子中提供养料的结构是由顶细胞发育而来的
C.被子植物的个体发育过程可以分为胚的发育和胚乳的发育
D.玉米和羊的受精卵发育成8细胞的球状胚体都需要进行3次有丝分裂